[实用新型]记忆卡排序组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4201.9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6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潘冬桂;赵国玲;闫向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冬桂 |
主分类号: | G09B1/06 | 分类号: | G09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100 甘肃省张掖***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忆 排序 组合 | ||
记忆卡排序组合件,属于学习用品,解决记忆卡多次使用过程中动态组合与排序的需求;由一个排序盒、一组卡片盒、记忆卡、卡片挂板组成;记忆卡上有悬挂孔和待标位;卡片挂板是能够固定在墙上,用于悬挂卡片的挂板;一组卡片盒是大小相同的一组用于装记忆卡的长方体盒子;排序盒是一个刚好能够装下全组卡片盒的盒子;排序盒前面的上沿上从1开始连续排有序号,每个序号占据一个序位,序位宽度都等于卡片盒的厚度,全组卡片盒装满排序盒时一个卡片盒占据一个序位。该组合件用于将记忆卡根据记忆计划进行动态组合、排序、悬挂,使记忆计划的执行方便有序;同时该组合工具的存在还能够对记忆计划的落实产生形式上的督促,从而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
技术领域
属于学习用品领域,尤其涉及学习中辅助强化记忆的用品。
背景技术
字、词、拼音、单词、短语、人物、事件、定义、定理、公式、常识、图、图表等,在认知后需要按照记忆规律在遗忘之前有计划地进行多次强化记忆,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常见的用于多次进行强化记忆的学习用品多为记忆卡;根据通常的遗忘曲线,每个记忆卡需要分别在新学习的当天和第2、 4、7、12、21、38天进行强化记忆,在这38天的周期中每天又有新学的记忆卡产生,每天新产生的记忆卡也都要按照这样的周期强化记忆,在这样先后加入的多周期重叠运行中,记忆卡需要进行图1中的纵向排序和横向组装,这样的纵向排序和横向组装需要工具的支持才能避免混乱;在运作过程中随着旧周期的运行、结束和新周期的加入,记忆卡在工具中循环、剔旧、增新;因此,记忆卡在工具中的排序将是一种动态排序和动态组装,这样,能够支持记忆卡动态排序和动态组装工具就成为一种需求;但是,经检索没有对记忆卡提供动态排序和动态支持的已有工具或技术;同时,为了方便和督促对记忆卡的强化记忆,有必要将当天需要强化记忆的记忆卡悬挂在学习者的学习环境中,这也需要工具的支持,经检索也没有对记忆卡提供悬挂的已有工具或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一个特定的排序盒对一组与排序盒匹配的卡片盒动态排序,用卡片盒对特定的记忆卡动态组装,用卡片挂板对记忆卡动态悬挂;从而实现对记忆卡的动态排序、动态组装和动态悬挂;由此提供一种整套使用的记忆卡排序组合件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1个排序盒、1组卡片盒、特定的记忆卡和卡片挂板组成一套整套使用的用于将记忆卡进行动态组装、动态排序和动态悬挂的组合件,该组合件包含有卡片盒和能够装入卡片盒的记忆卡;其特征是:该组合件由1个排序盒、1组卡片盒、记忆卡、卡片挂板组成;所述记忆卡上有待标位和悬挂孔;所述待标位是旁边带有序数的用于标示的空位,序数标示第几次强化记忆,空位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填示该次强化记忆是否已经进行;所述悬挂孔是记忆卡上方用于悬挂的开孔;所述卡片挂板为横向条形板,条形板的一面有3至8个挂位,另一面有平整部位,以便固定于墙上;所述1组卡片盒由12至39个大小相同的卡片盒组成,所述卡片盒是由前、后、左、右面和下底面组成的长方体开口盒,并且前、后面的上方留有一个缺口,方便记忆卡的装取;所述排序盒是一个由前、后、左、右面和下底面围成的长方体开口盒,所述排序盒的前面的上沿上按顺序从1开始连续排有序号,序号总数等于全组卡片盒总数,一个序号占据一个序位,所有序位等分排序盒的内部宽度;所述1 组卡片盒的厚度之和等于排序盒的内部宽度,卡片盒的外部宽度等于排序盒的内部深度,使全组卡片盒刚好装满排序盒,全组卡片盒装入排序盒时一个卡片盒刚好占据一个序位。
记忆卡用片状材料或纸张制作,可以只有悬挂孔和待标位,用于悬挂记忆卡和标示经过了第几次强化记忆,其余部位空白,记忆内容由使用者制作;也可以将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印刷在所忆卡上,同时带有悬挂孔和待标位。
优选地,所述记忆卡上的悬挂孔在记忆卡上方的中轴线上;所述记忆卡上的待标位由8个旁边带有序数的方格组成,呈现方式为1□ 2□ 3□ 4 □ 5□ 6□ 7□ 8□。
优选地,所述卡片挂板为塑料一次成型件,挂位为凸出的挂钩。
优选地,所述1组卡片盒共有19个大小相同的卡片盒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冬桂,未经潘冬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4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与非金属复合3D打印装置
- 下一篇:不锈钢自密封凝胶净化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