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节轴承内圈油孔捅毛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5148.4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良;施群;朱江良;陈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1/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杨丹莺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轴承 内圈 油孔捅 毛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轴承内圈油孔捅毛刺装置,其包括旋转底板、旋转驱动组件、下压组件、油孔定位组件和顶针组件;顶针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电位器上,所述顶针的另一端可顶抵在所述内圈的外壁,当所述顶针陷入油孔,所述电位器发送信息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停止旋转,所述进给驱动件驱动所述顶针顶入油孔进行捅毛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定位光纤进行预定位,及顶针组件的电位器进行有效定位,可对内圈上分布的油孔进行有效捅毛刺,减少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节轴承内圈油孔捅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关节轴承内圈制作完成后,油孔内的毛刺因工艺问题,只能由人工对油孔进行捅除,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经长期的研究自动捅毛刺方法,发现油孔本身存在不对称,普通对称捅毛刺方式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关节轴承内圈油孔捅毛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关节轴承内圈油孔捅毛刺装置,其包括旋转底板、旋转驱动组件、下压组件、油孔定位组件和顶针组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压头,所述下压组件带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下行以使所述压头顶抵在所述旋转底板上的关节轴承的内圈,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压头旋转以带动所述内圈和所述旋转底板旋转;所述油孔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光纤,所述定位光纤发送油孔的定位信息至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所述旋转电机旋转;所述顶针组件包括进给驱动件、顶针和电位器,所述进给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顶针和所述电位器,所述顶针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电位器上,所述顶针的另一端可顶抵在所述内圈的外壁,当所述顶针陷入油孔,所述电位器发送信息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旋转电机停止旋转,所述进给驱动件驱动所述顶针顶入油孔进行捅毛刺。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头具有倒锥形回转面。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光纤安装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上。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气缸,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通过滑块和导轨进行导向,所述下压气缸驱动连接所述滑块。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光纤相对于所述顶针组件偏转180°-19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定位光纤快速预定位关节轴承的内圈的油孔位置,定位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判定并发出指令控制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组件驱动内圈进行快速旋转到指定角度,进给组件驱动顶针和电位器向前使顶针顶抵内圈的外圆,旋转驱动组件继续带动内圈进行旋转,当与顶针连接的电位器感应到顶针陷入油孔位置时,旋转驱动组件停止旋转,控制系统控制进给驱动件驱动顶针顶入油孔进行捅毛刺。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感加电感技术,实现了以机代人的柔性捅毛刺功能,解决了因加工误差而出现油孔不对称,进而导致油孔内的毛刺无法去除的问题,也间接测量了油孔的尺寸的合格性,减少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压头具有倒锥形回转面,可定位和自定心功能,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关节轴承的内圈。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关节轴承内圈油孔捅毛刺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顶针和电位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关节轴承内圈油孔捅毛刺装置,其包括旋转底板1、油孔定位组件2、旋转驱动组件、下压气缸4和顶针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51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