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顶板及其压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5186.X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5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杰;彭琳琳;鹿立宇;陈晓宝;黄李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升降机 顶板 及其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顶板及其压筋模具,其中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顶板,包括顶板本体,所述顶板本体为经过防滑处理的钢板,所述顶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压筋块,至少两个所述压筋块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顶板本体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顶板本体进行压筋处理,提高了顶板本体的强度,抑制了顶板的变形,从而保证了顶板本体表面的平整,保证顶板本体的正常排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的吊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顶板及其压筋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施工升降机吊笼顶顶板一般由钢板与吊笼笼顶结构焊接组成,能防雨、防高空坠物,并可作为整机加节增高的工作平台。
但传统的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由于吊笼顶板的面积大并且钢板焊后变形严重,造成板面凹凸不平,易造成笼顶排水不畅造成笼顶积水;第二,笼顶满铺钢板的厚度一般比较薄,易形成“鼓皮”效应,造成整机运行时震动大,噪音大;第三,顶板作为整机加节的工作平台,强度及防滑处理不足,人员在其上行走踩踏时安全感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顶板及其压筋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顶板,包括顶板本体,所述顶板本体为经过防滑处理的钢板,所述顶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压筋块,至少两个所述压筋块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顶板本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压筋块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本体上设置有天窗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本体上设置有耳板槽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顶板用压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缺口和至少两个与所述压筋块的大小相同的压筋槽,所述缺口与天窗槽口的大小相同,所述上模具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设置有伸长板,所述伸长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压筋区,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分别穿过所述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筋区的外侧设置有存取槽。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支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支块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为U 型结构。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对顶板本体进行压筋处理,提高了顶板本体的强度,抑制了顶板的变形,从而保证了顶板本体表面的平整,保证顶板本体的正常排水功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顶板本体上设置压筋块,从而加强了顶板本体的结构强度,避免焊接后顶板本体变形严重,避免了出现“鼓皮”效应,从而避免了吊笼运行时造成较大的震动以及极大的噪音,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顶板本体进行防滑处理,且在压筋块的表面设置防滑纹,从而便于人员在顶板本体上行走,解决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板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顶板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筋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模具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5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