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碾磨滑移减震型预制楼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5656.2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0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吴韬;汪梅;易苗苗;汪君茂;陈长冰;李海霞;马玉荣;吴婧;雷亚星;胡鑫民;许思杰;陈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华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F11/022;E04B1/36;E04B1/344;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碾磨 滑移 减震 预制 楼梯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碾磨滑移减震型预制楼梯,包括预制梯板、固定平台和滑移平台,预制梯板一端通过固定铰机构与固定平台连接且其另一端通过碾磨滑移导向复位机构与滑移平台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机理明确、施工简便等优点,适用于框架结构及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的楼梯间单元,尤其适用于中间休息平台与主体框架采用分离式连接的楼梯间单元,通过改变预制梯板的可动铰支座支承方式为滑移减震支座支承方式,有效解决了现有分离式连接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时梯板存在跳振及过大水平位移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碾磨滑移减震型预制楼梯。
背景技术
楼梯在多层及高层建筑中具有竖向交通通道及地震时逃生要道的功能,但历次地震尤其是汶川地震中楼梯间部位震害严重,震害调查分析表明,由于楼梯部件与主体结构采用整浇的连接方式,梯板形成了斜撑效应并参与结构抗侧力,致使结构在楼梯间位置受力复杂,地震中楼梯间往往因为吸收较多能量而先行破坏,形成了第一道抗震防线,没有实现前述预期抗震救灾功能。
为解决框架结构中楼梯间的抗震问题,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及相关图集提出梯段板分离式连接技术,即采用滑动连接构造释放楼梯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约束可有效降低斜撑效应。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先预制再连接的属性,而该技术的核心宗旨是变抗为放,因而装配式建筑中框架楼梯间可优先考虑该技术的应用。但有研究表明,当前的梯段板分离式连接技术主要是单纯将楼梯与主体结构脱开,地震作用下梯段板会产生剧烈跳脱现象,严重削弱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另有研究提出,为进一步降低楼梯间结构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可采取中间休息平台与主体结构分离的措施,如四梯柱支承方案,能有效降低楼梯间结构与主体结构的振动耦合效应,但在罕遇地震下楼梯间结构会产生较大水平位移,预制梯板采用支承方式时会出现自由位移约束、塑性变形集中及节点连接失效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碾磨滑移减震型预制楼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碾磨滑移减震型预制楼梯,包括预制梯板、固定平台和滑移平台,预制梯板一端通过固定铰机构与固定平台连接且其另一端通过碾磨滑移导向复位机构与滑移平台连接。
优选的,固定铰机构包括多个固定套筒和多个固定销,多个固定套筒呈直线并排布置且多个固定套筒预埋在固定平台内,多个固定销底端分别与多个固定套筒连接且多个固定销顶端均与预制梯板端部连接。
优选的,预制梯板端部开设有多个呈直线并排布置的第一预留孔,多个第一预留孔分别与多个固定销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固定销插入与其对应的第一预留孔中,第一预留孔填充灌孔砂浆对固定销进行固定。
优选的,预制梯板底面与固定平台顶面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一平缝,预制梯板侧面与固定平台侧面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一竖缝。
优选的,第一平缝内通过填充水泥砂浆形成固定件,第一竖缝内通过填充柔性材料形成连接件。
优选的,碾磨滑移导向复位机构包括多个滑移套筒和多个滑移销;多个滑移套筒呈直线并排布置且多个滑移套筒预埋在滑移平台内;预制梯板底面开设有多个凹槽形成粗糙面,粗糙面与滑移平台顶面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二平缝并且第二平缝中通过填充中细陶粒混凝土坐浆形成碾磨件,预制梯板端部开设有多个呈直线并排布置的并与第二平缝连通的第二预留孔,多个第二预留孔分别与多个滑移套筒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滑移销底端分别与多个滑移套筒连接且多个固定销顶端分别插入多个第二预留孔中,第二预留孔填充灌孔砂粒。
优选的,预制梯板侧面与滑移平台侧面之间留有间隙形成第二竖缝,第二竖缝内设置有预制梯板、滑移平台连接的导向复位件。
优选的,预制梯板端部还开设有多个封孔,多个封孔分别与多个第二预留孔连通并且封孔内通过填充中细陶粒混凝土坐浆形成封件。
优选的,封孔靠近第二预留孔一端设置有垫板,垫板开设有长圆孔,滑移销穿过长圆孔后与螺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华学院,未经安徽新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5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安装拆卸周转运输工装
- 下一篇:一种呼吸科探管式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