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吸收应力的加强型沥青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6808.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1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兵;尹应梅;孙晓龙;陈锐浩;李俊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应力 加强型 沥青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吸收应力的加强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有混凝土基层以及橡胶沥青层;该橡胶沥青层成型固定在混凝土基层的表面上;该橡胶沥青层内镶嵌成型固定有碳纤维骨架,该碳纤维骨架包括有基板和于基板表面向上延伸出的多个柱体,该基板抵于混凝土基层的表面上,多个柱体密集排布,每一柱体的顶端面均下凹形成有凹腔,该凹腔贯穿至基板的底面,且凹腔中充满有橡胶沥青。通过设置有橡胶沥青层,使得沥青路面具备了应力吸收功能,配合设置碳纤维骨架,使得沥青路面整体的抗变形能力增强,结构简单,并且结构强度更好,在车辆的负荷下不易出现车辙,为使用带来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吸收应力的加强型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因此,沥青路面是道路建设中一种被最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
目前的沥青路面普遍都带有应力吸收功能,然而这种沥青路面采用了多层多种沥青构成,结构复杂,并且在处于高温情况下,这些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会降低,在车辆的负荷下容易出现车辙,结构强度不好。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沥青路面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应力的加强型沥青路面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沥青路面结构复杂、容易出现车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吸收应力的加强型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有混凝土基层以及橡胶沥青层;该橡胶沥青层成型固定在混凝土基层的表面上;该橡胶沥青层内镶嵌成型固定有碳纤维骨架,该碳纤维骨架包括有基板和于基板表面向上延伸出的多个柱体,该基板抵于混凝土基层的表面上,多个柱体密集排布,每一柱体的顶端面均下凹形成有凹腔,该凹腔贯穿至基板的底面,且凹腔中充满有橡胶沥青。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基层内镶嵌成型固定有钢筋骨架。
优选的,所述柱体的外形轮廓为多边形,对应的该凹腔为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柱体的顶端面至橡胶沥青层之表面的距离为0.5-1.0cm。
优选的,所述柱体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基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橡胶沥青层,使得沥青路面具备了应力吸收功能,配合设置碳纤维骨架,使得沥青路面整体的抗变形能力增强,结构简单,并且结构强度更好,在车辆的负荷下不易出现车辙,为使用带来了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混凝土基层 20、橡胶沥青层
30、钢筋骨架 40、碳纤维骨架
41、基板 42、柱体
401、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混凝土基层10以及橡胶沥青层20。
所述混凝土基层10内镶嵌成型固定有钢筋骨架30,以使得混凝土基层10稳固型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6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气融霜单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公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