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6942.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侯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慧芳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G01K1/024;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启恒华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3 | 代理人: | 宋西磊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筷,包括第一筷杆、第二筷杆,所述第一筷杆、所述第二筷杆构造相同,还包括钳状手柄,所述钳状手柄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铰接,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一筷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钳柄与所述第二筷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钳柄远离所述第一筷杆的一端、所述第二钳柄远离所述第二筷杆的一端均设置有指环。该公筷结构简单,具有方便实用、易于普及、适宜各类菜系分餐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筷。
背景技术
公筷分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一,不仅体现着对长辈的尊敬,而且更加健康卫生。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一般采用普通筷子来完成,但普通筷子不仅不易区分,并且由于长度不够长、不够灵活,给公筷分餐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容易普及、适宜各类菜系分餐的公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筷,包括第一筷杆、第二筷杆,所述第一筷杆、所述第二筷杆构造相同,还包括钳状手柄,所述钳状手柄包括第一钳柄、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铰接,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一筷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钳柄与所述第二筷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钳柄远离所述第一筷杆的一端、所述第二钳柄远离所述第二筷杆的一端均设置有指环,所述第一筷杆和/或所述第二筷杆上设置有提示装置、测温装置,所述提示装置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单元、提示单元,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显示单元,所述提示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筷杆、所述第二筷杆远离所述钳状手柄的端部呈弯曲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筷杆、所述第二筷杆远离所述钳状手柄的端部相对设置有勺状夹持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二钳柄通过关节活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关节的距离比所述第二钳柄与所述关节的距离大0.5cm。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提示单元为扬声器、振荡器、提示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筷杆、所述第二筷杆远离所述钳状手柄的端部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指环内侧设置有防滑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指环呈椭圆形,该椭圆形的内径长轴为 30mm,外径长轴为32mm,内径短轴为18mm,外径短轴为20mm。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筷杆、所述第二筷杆和所述钳状手柄的材质为430不锈钢、304不锈钢、316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筷,该公筷结构简单,具有方便实用、易于普及、适宜各类菜系分餐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公筷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公筷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公筷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公筷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指环;11-第二筷杆;12-第一筷杆;13-关节;20-勺状夹持部;21-第一钳柄;22-第二钳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慧芳,未经侯慧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6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吸收应力的加强型沥青路面结构
- 下一篇:桥总成制动力矩检测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