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薄壁板材挤出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7280.9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4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兴羿防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7 | 分类号: | B29C48/07;B29C48/475;B29C48/8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薄壁 板材 挤出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尺寸薄壁板材挤出成型装置,属于板材加工技术设备领域,包括机架(1)、送料部件(2)及挤出部件(3),所述机架(1)上设有第一工作台(11)和第二工作台(12),所述第二工作台(12)高度低于第一工作台(11),所述送料部件(2)设于第一工作台(11)上,所述挤出部件(3)设于第二工作台(12)上,所述送料部件(2)通过送料管(25)与挤出部件(3)相连。该种大尺寸薄壁板材挤出成型装置采用一种新型的挤出模式来加工产品,可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均匀,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还能保持外观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加工技术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尺寸薄壁板材挤出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板材就是用塑料为原料做成的板材,大量适用于建筑、化工行业,用于化工、环保、建筑板时有耐磨、耐振动、耐腐蚀、可回收、强度大、抗老化、防水、防潮、不易变形、重复使用等特点,而且替下的硬塑料托板,还可以回收加工,大大降低成本。
现有技术中对于大尺寸的薄壁板材加工一般采用辊压机进行辊压,但是由于辊压机在进行辊压时,产品受热不均匀,因此会导致其加工所得产品质量不均匀,产品表面会有一些花纹,影响产品质量及产品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尺寸薄壁板材挤出成型装置,该种大尺寸薄壁板材挤出成型装置采用一种新型的挤出模式来加工产品,可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均匀,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还能保持外观一致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尺寸薄壁板材挤出成型装置,包括机架、送料部件及挤出部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高度低于第一工作台,所述送料部件设于第一工作台上,所述挤出部件设于第二工作台上,所述送料部件通过送料管与挤出部件相连。送料部件将原料输送至挤出部件,再由挤出部件进行挤出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部件包括进料斗、电机、送料筒及螺杆,所述电机设于第一工作台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设于送料筒与螺杆相连,所述螺杆设于送料筒内,所述进料斗设于送料筒上方,且底端与送料筒靠近电机端相通,所述送料管设于送料筒与电机相对端,所述送料筒内设有第一加热层。电机带动螺杆转动,进料斗处加原料,在送料筒内加热熔融,由螺杆输送经送料管进入挤出部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筒外套设有第一保温层。可避免送料筒内的热量散失。
进一步地,所述挤出部件包括气缸、活塞杆、挤出板及成型模具,所述气缸设于机架内,所述成型模具设于第二工作台上,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气缸相连,另一端与挤出板相连,所述挤出板设于成型模具内,所述挤出板高度与成型模具内高度一致,所述成型模具顶部设有一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送料管相连,所述成型模具出料口端设有由出料板形成的成型腔。气缸提供驱动力,使活塞杆带动挤出板在成型模具内挤压原料,使原料从成型腔处经出料板挤出成型为薄壁板材,使产品在成型模具内挤出成型,可避免产品在成型过程中受热不均而影响产品加工质量;设置一组进料口,可使原料分布均匀,各处原料所受热均匀,避免因原料受热不均而影响产品加工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模具内靠近底部设有第二加热层。可对成型模具进行加热,防止原料凝固,提高产品加工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模具外套设有第二保温层。可对成型模具内的热量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而影响产品加工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板长度设为成型模具长度的1/3-1/4。出料板长度太短,板材挤出端未及时凝固会影响成型,出料板长度太长,则使整个结构较长。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侧面设有柜子和抽屉。可合理利用空间,增加储物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底部四个角落处均设有支撑脚。可增强机架底部的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兴羿防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兴羿防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72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