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架管片预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78359.3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8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张栋梁;黄春林;汤群益;李天昊;付坤;陈金军;薛竣中;袁中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B28B7/30;B28B13/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片 预制 装配式 混凝土 管片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架管片预制模具,包括固定于地基上的模台,和固设于所述模台上方的内模,以及与所述内模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模;还包括:外模,通过设置在所述模台上方的滑轨与模台滑动连接,并通过顶部、底部夹具分别与所述内模、底模可拆卸连接;侧模,对称设置于所述内模宽度方向两侧,所述侧模的一侧与内模活动连接,另一侧通过侧面夹具与所述外模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混凝土管片进行“立式”浇筑,减少人工收面面积,把控管片生产质量,保证管片内外表面的表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陆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架管片预制模具。
背景技术
钢混塔架是近几年陆上风电行业推出的一种新型塔架型式,其中混凝土塔架多为预制而成,由于混凝土塔架尺寸较大,常进行分片制作。常规的混凝土管片通常采用“趴式”或“躺式”浇筑,这种施工方式混凝土人工收面面积大,施工工艺要求高,施工效率低,且不易控制施工质量和精度,难以保证混凝土管片内外侧的浇筑质量和观感,进而影响钢混塔架的整体安全性和美观性;此外,现有混凝土管片预制模具合模和脱模工序繁琐,通常需要在吊机的协助下完成,在此过程中容易引起模具的碰撞变形,进而影响模具的循环利用次数和预制效率。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架管片预制模具,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架管片预制模具。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混凝土管片进行“立式”浇筑,减少人工收面面积,把控管片生产质量,保证管片内外表面的表观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架管片预制模具,为锥筒形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架一段圆环筒节四分之一管片的预制模具,包括固定于地基上的模台,和固设于所述模台上方的内模,以及与所述内模底部固定连接的底模;还包括:
外模,通过设置在所述模台上方的滑轨与模台滑动连接,并通过顶部、底部夹具分别与所述内模、底模可拆卸连接,实现外模与所述内模、底模的合模或脱模;
侧模,对称设置于所述内模宽度方向两侧,所述侧模的一侧与内模可转动连接,另一侧通过侧面夹具与所述外模可拆卸连接,实现外模与所述侧模的合模或脱模。
以上结构中,外模底部和顶部设置若干夹具,通过夹具夹紧或释放实现外模的紧固或脱开,并通过设置在所述模台上方的滑轨与模台滑动连接,实现外模的导向性移动;左右两个侧模一侧通过旋转轴与内模铰接连接,侧模可沿旋转轴旋转实现侧模的合模或脱模,侧模另一侧沿竖向设置若干夹具,通过夹具夹紧或释放实现外模与侧模的紧固或脱开;模台、外模、内模、底模、侧模等组件通过可靠连接形成一个开口式半封闭空间供混凝土管片浇筑成型,管片成型后可通过滑轨和滚轮装置实现导向性脱模。
优选的,所述模台为箱型钢结构平台,由型钢和钢板焊接而成,底部通过螺栓组件与地基紧固连接,为混凝土管片模具提供固定平台。
优选的,所述内模的内侧通过内模斜撑支撑于模台上,内模斜撑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分别与模台和内模相连,保证施工过程中内模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外模由2片外模模块拼接而成,2片外模模块底部分别设置滚轮装置,滚轮装置可沿滑轨滑动,实现外模的脱模。
优选的,所述内模和外模的外侧均设置若干竖向和环向加劲肋,所述侧模设置若干横向加劲肋,以提高模具整体刚度。
由于以上结构,加劲肋的设置可提高模具整体刚度,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具变形,提高模具循环利用次数。
优选的,所述内模和外模的加劲肋之间设置若干固定支架,且固定支架上固定有变频振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78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