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2611.8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1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曾鸿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鸿燕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18;B60L53/302;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防护 功能 新能源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该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包括箱体、电机和储存柜,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该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通过控制板、电机、联轴器、转动杆、线轮、线槽和塑料挡快的设置,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时,操控控制板启动电机带动联轴器,使得转动杆带动线轮旋转,从而释放电缆,大大节省了人们放置电缆的时间,有效的避免了电缆露电造成的触电事故,使用完成后,线轮逆转,能够快速的回收电缆,有效的保护电缆不受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口趋枯渴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两个难题的最佳途径,电动汽车具有环保特性,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目前新能源充电桩在使用时,充电电缆通常放置在充电桩外部,不能够有效的保护电缆,而且收放电缆不方便,在风吹日晒下容易造成充电电缆的破损,降低使用寿命,对行人和周边环境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并且传统的新能源充电桩充电接头通常直接挂置在充电桩的表面,使用时取下进行充电,在恶劣天气时,充电接头容易进入雨水灰尘杂物等,在人们使用充电接头充电时,容易造成仪器的损坏,影响充电接头的正常使用,传统的充电桩不能够及时警示行人,在夜晚照明不良的时候,容易发生意外碰撞,造成充电桩的损坏以及行人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电缆露天存放易损坏和充电接头易污染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包括箱体、电机和储存柜,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插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套接有转动杆,所述箱体内底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贯穿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线轮,所述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缆,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箱体靠近显示屏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储存柜,所述储存柜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槽块,所述卡槽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的一端套接有电缆,所述充电接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
为了使得该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达到便于安装固定和摆放稳固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为了使得该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达到能够及时警示行人和安全防护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箱体外表面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警示灯。
为了使得该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达到能够牢固放置电缆和保护电缆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箱体外表面的边缘处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电缆,所述线槽内壁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塑料挡块。
为了使得该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达到使用更加便利和避免充电接头被污染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储存柜内壁的边缘处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为了使得该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新能源充电桩达到能够及时散发热量和安全使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箱体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鸿燕,未经曾鸿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26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倒吸恒流空气采样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反光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