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度小间距LED显示屏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3892.9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1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本亮;吴宪军;廖勇军;张喜光;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43;G02B30/30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8 | 代理人: | 轩文君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间距 led 显示屏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密度小间距LED显示屏模组,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块、显示模块、防窥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以及设于导光板侧边的点状发光二极管,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点状发光二极管的侧面为入光面、靠近所述显示模块的顶面为出光面;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偏光片、TFT阵列、液晶层、彩色滤光片、上偏光片、PET膜、光栅膜;所述防窥模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膜、防窥结构、第二透明导电膜,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之间填充有液晶。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实现可视共享和防窥功能之间进行转换,并且可以具有裸眼3D展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高密度小间距LED显示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LED显示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产品性能及外观的要求皆在提高,各大厂商也在不断的进行产品的技术创新,以尽早推出高性价比的产品抢占先机。随着大屏智能手机和便携电脑等包含显示屏的终端设备的广泛流行,大部分经常在公共场所使用手机或笔记本等终端设备的人有被偷看的经历,特别是一些机密性的信息如帐号、密码等,很容易引起人们偷窥,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目前解决防偷窥的办法是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粘贴防窥膜,但是当用户需要进行信息共享时,只能通过移除或者破坏原有附加的防窥结构,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需求的显示屏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高密度小间距LED显示屏模组,可以有效的实现可视共享和防窥功能之间进行转换,并且具有裸眼3D展示效果。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密度小间距LED显示屏模组,包括:
从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块、显示模块、防窥模块;
所述背光模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以及设于导光板侧边的点状发光二极管,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点状发光二极管的侧面为入光面、靠近所述显示模块的顶面为出光面;
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偏光片、TFT阵列、液晶层、彩色滤光片、上偏光片、PET膜、光栅膜;
所述防窥模块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透明导电膜、防窥结构、第二透明导电膜,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之间填充有液晶。
其中,所述防窥结构为百叶窗结构。
其中,所述防窥模块与所述显示模块之间还包括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为透明材料层。
其中,所述模组还包括抗蓝光层,所述抗蓝光层设置于所述防窥模块上表面。
其中,所述点状发光二极管的像素间距为3mm。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的厚度均小于等于0.2mm。
其中,所述防窥结构的厚度为0.18~0.2mm。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3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分光调光LED背光源
- 下一篇:导光板扩散板一体化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