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自调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5276.7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7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孟浩;顾怡;叶军晨;李昱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解文霞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自调 对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自调对接装置,包括底板、电动锁紧机构和导航定位系统PGV,所述的电动锁紧机构和导航定位系统PGV均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电动锁紧机构包括卡扣、丝杆和电机,所述的丝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卡扣设于丝杆上随着丝杆的转动进行平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施工用自调对接装置,当作业平台即位后,可自行脱离平台;当作业平台需要移动,能够随着移动底盘一起离开进行下一个接驳工作,该对接装置能实现标准化独立生产和作业;同时节约了接驳时间,进一步降低了综合产品成本。作为移动承接平台和移动底盘的连接器,能够更高效的帮助移动底盘完成接驳任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用接驳模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今复合场景建筑机器人的应用中,大多数复合型建筑机器人采用一台移动底盘固定搭载一台机械臂的方式。移动底盘的价格高昂,通常在10-20万不等,机械臂价格一般则在10-20万左右。因此,这样的一体化机器人施工方式实际成本很高,大多数复合场景建筑机器人面临着如何解决成本高昂的难题。而占大多数时间的建筑机器人加工过程中,底盘并不需要移动,一方面浪费底盘工作时间,同时也占据了较多的施工空间,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专门性的建筑施工用自调对接装置,在作业平台即位后,使移动底盘自行脱离作业平台,移动底盘可按照工作任务移动其它的作业平台。该对接装置能实现标准化独立与组合生产和作业,节约了底盘时间,进而降低综合产品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建筑施工用自调对接装置,包括底板、电动锁紧机构和PGV传感器,所述的电动锁紧机构和PGV传感器均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的电动锁紧机构包括卡扣、丝杆和电机,所述的丝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卡扣设于丝杆上随着丝杆的转动进行平移。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包括底板本体、侧板和加固板,所述的侧板均为独立的侧壁,彼此不连接;所述的加固板的两端以45°角连接相邻的两面侧板。更进一步,所述的侧板为外壁有凹槽的型材。
进一步,所述的电动锁紧机构还包括锥齿轮和联轴器,所述的卡扣有四个,分别为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所述的丝杆有四个,分别为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所述的锥齿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所述的第一丝杆与电机连接,第一卡扣设于第一丝杆上随着第一丝杆的转动进行平移;所述的第二丝杆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丝杆连接,第二丝杆上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二卡扣设于第二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丝杆与第二锥齿轮连接,第三卡扣设于第三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四丝杆与第三锥齿轮连接,第四卡扣设于第四丝杆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锥齿轮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分布在四个不同的方位。
进一步,所述的卡扣为公扣,均可沿丝杆方向前后滑动,实现与上载平台母扣的有容差对接。更进一步,所述的卡扣上设有3-5°的坡面,与上载平台上的母扣坡度相适应,以实现PGV定位后毫米级误差的旋转平移归位。进一步,所述的建筑施工用自调对接装置,还包括盖板,通过梯形螺母卡在侧板的型材槽口中与螺栓一起进行固定。更进一步,所述的盖板设有卡扣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上设有标准螺孔和松不脱螺钉。
所述的导航定位用PGV传感器,用于检测对接工作平台下的二维码来进行定位,检测完后会通过调节移动底盘从而保证XY坐标和ω角坐标,保证中心点的对应,保证区域内各个点位置的吻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假设在一个场景内,若干个平台搭载若干机械臂,在固定完成后,移动底盘驱动平台与机械臂一起到达规定位置,然后移动底盘脱离平台后即进行下一个接驳工作。这样,在同一个空间下仅需一台移动底盘即可配合平台接驳机械臂完成工作,在减少移动底盘数量的同时也起到了减少空间使用的需求,极大降低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5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芯片晶圆加工用减薄机
- 下一篇:一种感染科病房灭菌换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