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感应夜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6275.4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叶霆;吕贺楠;郭宏志;王铁成;刘玉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4;F21V15/01;F21V17/12;F21V23/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119 天津市南开区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感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夜灯,包括壳体、主控板、第一扩散灯罩、第二扩散灯罩、第一LED模组、第二LED模组、人体红外感应透镜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扩散灯罩和第二扩散灯罩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上下两端,壳体内对应第一扩散灯罩和第二扩散灯罩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分别形成向上和向下的定向发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夜灯采用多出光面相结合的方式,一部分照射到地面或顶面,一部分照射到墙体后形成光的漫反射,形成背景光,照亮局部空间,增加背景光后,避免光线从正面集中出光,增加局部空间的光照范围,减少夜间灯具眩光对人眼的刺激,使人眼用光更加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感应夜灯。
背景技术
目前夜灯产品的出光方式主要是正面集中出光的方式,这种出光方式的问题是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会出现极端的亮度对比,造成眩光,导致夜里起床的人的眼睛不舒适。
还有,目前的夜灯产品普遍色温高,亮度高,夜里使用这种夜灯时,进入人眼的光量迅速增加,导致瞳孔快速保护性收缩,表现为人眼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智能感应夜灯,以避免光线从正面集中出光,减少夜间灯具眩光对人眼的刺激,使人眼用光更加舒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感应夜灯,包括壳体、主控板、第一扩散灯罩、第二扩散灯罩、第一LED模组、第二LED模组、人体红外感应透镜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扩散灯罩和第二扩散灯罩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上下两端,壳体内对应第一扩散灯罩和第二扩散灯罩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分别形成向上和向下的发光;所述主控板上安装有红外传感器,壳体上安装人体红外感应透镜,所述红外传感器采集人体红外感应透镜聚焦的红外线信息后控制第一LED模组、第二LED模组工作。
进一步的,所壳体包括可以扣合在一起的前壳和后壳,所述第一扩散灯罩和第二扩散灯罩对称安装在前壳的上下两侧,所述前壳的上下两侧面与水平面形成大于0°小于90°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人体红外感应透镜是纯平面结构,安装在前壳的外侧面与红外传感器相对应,所述人体红外感应透镜与红外传感器的距离为0-1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采用LED作为光源,第一LED模组和第二LED模组上的LED光源均匀排布;LED优选色温为2500K。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扩散灯罩和第二扩散灯罩均是PC光扩散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夜灯采用多出光面相结合的方式,一部分照射到地面或顶面,一部分照射到墙体后形成光的漫反射,形成背景光,照亮局部空间,增加背景光后,避免光线从正面集中出光,增加局部空间的光照范围,减少夜间灯具眩光对人眼的刺激,使人眼用光更加舒适。
(2)本实用新型的夜灯采用人眼更加舒适的2500K色温的LED作为光源,上面和下面的出光面均匀排布;另外通过雾度高、透光率高的PC光扩散板改变光线的路径,达到均匀出光和柔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感应夜灯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智能感应夜灯的外形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6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角度的接地操作杆
- 下一篇:一种智能防疫门卫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