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6613.4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8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璐;宋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7/00;A61L2/18;A61L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染 护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包括吸脓管和储脓装置。该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通过在第一软管上连接有吸盘装置结构,且在第二软管上外接有负压设备,便可进行自动吸脓操作,通过在吸盘装置上开设有注射孔结构,达到了可注射消毒液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吸脓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只能手动进行吸脓处理的情况,且注射器同时进行吸脓和注射消毒液的操作,影响了消毒效果,导致其具有不便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
背景技术
感染科又叫传染科,传染病科是治疗传染病的部门。常见传染病有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丝虫病、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等。在医院感染科中,经常需要对患者身体上的伤患处进行去脓处理,来加速患者的康复。这时就需要使用吸脓装置行去脓处理。
中国已授权实用新型公开(公告)号:CN201441656U中公开的一种医用吸脓器,该吸脓装置通过在注射器连接有压脓吸头结构,达到了吸脓的效果;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上述对比专利的结构设计,会发生只能手动进行吸脓处理的情况,且注射器同时进行吸脓和注射消毒液的操作,影响了消毒效果,导致其具有不便使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吸脓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只能手动进行吸脓处理的情况,且注射器同时进行吸脓和注射消毒液的操作,影响了消毒效果,导致其具有不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包括吸脓管和储脓装置,所述吸脓管和储脓装置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吸脓管的一端面连接有第一软管,且所述吸脓管的另一端面连接有第二软管,所述吸脓管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连接有吸盘装置;所述吸脓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外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疏脓管;所述储脓装置包括储脓球,所述储脓球顶部设置有连接嘴;所述吸盘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塞。
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内壁开设有与过滤网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管体一端面开设有与第一软管相适配的第一固定孔,且所述管体的另一端面开设有与第二软管相适配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疏脓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嘴的端面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软管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与连接塞相适配的注射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软管可与负压机设备外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通过在第一软管上连接有吸盘装置结构,且在第二软管上外接有负压设备,便可进行自动吸脓操作,通过在吸盘装置上开设有注射孔结构,达到了可注射消毒液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吸脓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只能手动进行吸脓处理的情况,且注射器同时进行吸脓和注射消毒液的操作,影响了消毒效果,导致其具有不便使用的问题。
(2)、该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通过在疏脓管上连接有储脓装置结构,相对于注射管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储脓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感染科护理吸脓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66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外科挤压包扎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仪器仪表销售用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