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防疫门卫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7795.7 | 申请日: | 202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1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阮兰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1/00;B25J19/00;B25J19/02;G08B7/06;H02K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防疫 门卫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防疫门卫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体和伺服电机二,所述机器人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下端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且步进电机的前侧设置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伺服电机一的左侧,且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设置有阻挡臂一,所述阻挡臂一的内侧设置有延长推杆,且延长推杆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红外测温仪。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二能够对阻挡臂一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避免使用时阻挡臂一角度调节不便而影响装置的后续使用,并且设置的阻挡臂二与阻挡臂一相互配合,能够阻止发烧人进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烘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防疫门卫机器人。
背景技术
卫生防疫主要是食品卫生及预防疾病的机构而设立的一个名称。我国从建国以来一直坚持卫生防疫事业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对各种传染病的控制和监测,并逐渐消灭了各种传染病的发展和流行,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有一些患者会表现出有流鼻涕,打喷嚏,或者是出现消化系统的症状,出现有腹泻的表现,由于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也不会完全相同,一般病情不是特别严重的患者只是出现轻微的发热和乏力的现象,因此在进行患者的筛查过程中,先通过体温检测,发热高则进行隔离,然后再取咽拭子进行核算检测从而确定病情。
医院的门卫大多通过人工进行防护,但若门卫与病患接触时难免会造成传播感染,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并且无法智能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检测,而且若患者体温异常时,无法阻止发烧人进出,同时无法拍照取证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智能防疫门卫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防疫门卫机器人,解决了现有的医院的门卫大多通过人工进行防护,但若门卫与病患接触时难免会造成传播感染,对其生命造成威胁,并且无法智能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检测,而且若患者体温异常时,无法阻止发烧人进出,同时无法拍照取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防疫门卫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体和伺服电机二,所述机器人体的内部下端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下端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且步进电机的前侧设置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机器人体的内部中央设置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前侧设置有信号发射仪,且信号发射仪的左侧设置有储存模块,所述机器人体的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一,且伺服电机一的输出端设置有巡查罩,所述巡查罩的前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伺服电机一的左侧,且伺服电机二的输出端设置有阻挡臂一,所述阻挡臂一的内侧设置有延长推杆,且延长推杆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红外测温仪,所述机器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层,且机器人体的后端设置有储放仓,所述储放仓的上端设置有调节转轴,且调节转轴的外侧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机器人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红外避障传感仪。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步进电机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电动推杆贯穿于机器人体的内部,并且机器人体的底面设置有防滑纹,同时防滑纹与机器人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驱动车轮,且步进电机通过连接杆与驱动车轮之间构成转动结构,并且驱动车轮与万向轮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器,且显示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一与巡查罩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照明灯关于巡查罩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并且照明灯的下端设置有拍照相机,同时拍照相机与储存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7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感应夜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超声波预紧力检测的环槽铆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