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机器人用电控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8294.0 | 申请日: | 2020-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洪清泉;陈文成;辜春景;洪祺豪;赖明龙;汤丽燕;邓永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A62C27/00;A62C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机器人 用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机器人用电控箱,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部固定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内箱体之间固定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二隔板和内箱体之间安装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侧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贯穿内箱体并插入第二水箱内,所述内箱体的侧面安装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两端均贯穿内箱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水的循环流动避免外部热量通过外箱体影响内部的电子元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增大空气循环的方式对散热鳍片和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避免电子元件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机器人用电控箱。
背景技术
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愈加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防机器人能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灾害事故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有效地解决消防人员在上述场所面临的人身安全、数据信息采集不足等问题。
电控柜作为消防机器人的核心控制元件,但是由于电控柜工作环境复杂,外部烟气容易进入电控柜内造成电控柜内部污染,并且高温环境下电控柜散热效果差,内部电子元件使用寿命较低,使用存在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防机器人用电控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外部烟气容易进入电控柜内造成电控柜内部污染,并且高温环境下电控柜散热效果差,内部电子元件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消防机器人用电控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防机器人用电控箱,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部固定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内箱体之间固定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二隔板和内箱体之间安装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侧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顶部安装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贯穿内箱体并插入第二水箱内,所述内箱体的侧面安装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两端均贯穿内箱体,所述回水管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内,所述第一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鳍片,所述内箱体的内部安装有滤气机构。
优选的,所述滤气机构包括壳体和连接管,所述壳体安装在内箱体的内侧壁,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滤芯,所述壳体的内底部安装有风机,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贯穿第一隔板,所述连接管安装在第二水箱的内部,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穿出第二水箱的底部和第二隔板,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壳体的顶部,所述连接管远离壳体的一端安装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贯穿第一隔板。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和进风管上均安装有风嘴,所述风嘴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风嘴分别位于第一隔板的顶部和底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S”型结构,所述滤芯为活性炭板和干燥棉。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和回水管的数量均为三组,所述输水管和回水管位于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箱体正面的两侧均铰接有第二防护门,所述内箱体的正面铰接有第一防护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电子元件安装在内箱体的内部,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内储存冷却水,在使用时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关闭,启动水泵和风机,水泵将第一水箱内的冷却水通过输水管注入第二水箱内,第二水箱内的冷却水通过回水管进入第一水箱内,冷却水进入第一水箱内时,散热鳍片将冷却水的热量导出,通过冷却水的循环流动避免外部热量通过外箱体影响内部的电子元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8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学习专用摄像头
- 下一篇:一种被子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