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88978.0 | 申请日: | 2020-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6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成霞;徐小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纳川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F16F15/067;H01G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电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包括密封套、外壳体、缓冲装置、内壳体、侧散热片、散热油腔、顶散热片、外散热片和空腔;本实用新型中这里设置的侧散热片和顶散热片,能够将电容器本体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递给散热油腔中的散热油,从而提高了散热的效率,也就避免电容器本体过热影响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外散热片和空腔,从而能够加快散热油的散热效率,也就提高了电容器本体长时间散热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缓冲装置,能够通过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使散热油始终充满散热油腔,同时也避免了散热油热胀冷缩损坏散热油腔,也就提高了散热时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质材料构成的,介质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原有的电容器在使用时,大都焊接在电路板上,具有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但是由于消耗电能,会产生热量,然而电容器通常聚集在小小的电路板上,热量不容易消散,导致电容器的性能下降,而现有的电容器散热效果比较差,且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解决了现有的电容器散热效果比较差,且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散热的电容器,包括电容器本体和电极,所述电容器本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电极,其创新点在于,还包括密封套、外壳体、缓冲装置、内壳体、侧散热片、散热油腔、顶散热片、外散热片和空腔;所述内壳体位于外壳体内部,所述内壳体底面与外壳体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内部与电容器本体外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外侧面与所述外壳体内侧面之间设有散热油腔;所述密封套为两个,两个所述密封套内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电极上侧外部,两个所述密封套顶面均与内壳体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密封套外部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下面左右两侧中;所述侧散热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侧散热片内侧边分别均匀固定连接在内壳体外侧表面上,若干个所述侧散热片外侧边均与内壳体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散热片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顶散热片均匀固定连接在内壳体顶面上;所述外散热片为若干个,若干个外散热片呈横向排列固定连接在外壳体顶部,若干个所述外散热片内部均设有空腔,且空腔下侧开口均与散热油腔内部相连通;所述缓冲装置为数个,数个所述缓冲装置下侧均匀固定连接在散热油腔底面中;所述缓冲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固定座、导槽、滑环、活塞杆、盲孔和弹簧;所述固定座内部设有导槽;所述滑环呈竖向活动连接在导槽中,所述滑环顶部与活塞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下侧中设有盲孔,所述活塞杆上侧外部与导槽上侧开口处活动连接;所述盲孔与所述导槽底面之间设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套由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侧散热片呈竖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滑环的外径大于活塞杆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杆外部与导槽上侧开口处内部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这里设置的侧散热片和顶散热片,能够将电容器本体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递给散热油腔中的散热油,从而提高了散热的效率,也就避免电容器本体过热影响使用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外散热片和空腔,从而能够加快散热油的散热效率,也就提高了电容器本体长时间散热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缓冲装置,能够通过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使散热油始终充满散热油腔,同时也避免了散热油热胀冷缩损坏散热油腔,也就提高了散热时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纳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纳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88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