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快速解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1217.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6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丽;钟玉美;孟晓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永扬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44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李记辉 |
地址: | 451162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品 检测 快速 解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解冻领域,特别是用于食品检测的快速解冻装置,包括外箱体、解冻箱,外箱体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以及底板上分别固设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解冻箱,解冻箱左、右侧板底部设有滑轨,滑轨中滑动插接有载物板,载物板上固设有碎冰柱,所述解冻箱底板外侧居中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机轴端固设有偏心轮,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压砸式碎冰方式变为震动式碎冰方式,消除了碎冰装置对样本的损坏,同时还实现了现有解冻装置中回转机构的作用,实现了样本无死角受热以及快速解冻,同时碎冰柱可以将解冻水与样本隔离开,避免样本受解冻水污染的同时暴露了样本底部,增加了蒸汽与样本底部的有效接触面积进一步加快解冻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快速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应食品检测的需要,常常会对冷冻的食品进行解冻,自然解冻不符合检测机构对效率的要求,而且长时间的暴露会让食品氧化或是滋生细菌,污染检测样本,故食品解冻过程中往往会采用解冻装置来辅助完成,现有的设备多采用蒸汽、喷淋、或是水浸的方式进行解冻,或是通过配合回转机构令样本受热均匀来提高解冻效率,更有为了快速解冻而采取碎冰结构的装置,这种碎冰解冻在效率上的确会加快解冻,但是冰冻状态下的食物样品会变得极其的脆,现有碎冰装置不好控制和更改力度,容易损坏样本,适应性比较差,如此便违背了在保持食品原有结构的同时而完成快速解冻的初衷,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快速解冻装置,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快速解冻装置,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底部固设有若干防滑垫,所述外箱体右侧板底部开设有导水孔,所述外箱体一侧中部开有矩形通孔,所述外箱体上部固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顶板上部固设有蒸汽装置,所述顶板另一侧上固设有喷头;所述箱体的左侧板、右侧板、底板、后侧板上均固设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解冻箱;所述解冻箱两侧板底部固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中滑动插接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一端固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固设有第一磁铁;所述解冻箱底部开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端部固设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通过导水孔与外界相通;所述解冻箱底板下部居中固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轴端固设有偏心轮;所述矩形通孔一侧铰接有用于密封外箱体的透明密封板,所述透明密封板内侧设有与第一磁铁相互作用的第二磁铁,第二磁铁和第一磁铁磁极相反,所述透明密封板外侧中部固设有球状把手。
具体的,所述蒸汽装置包括蒸汽箱,所述蒸汽箱内部顶板上固设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下部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通过圆形通孔与顶板下部的喷头固定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所述外箱体后侧板中部位置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解冻箱后侧板底部位置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一端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通过第一通气孔连通外界。
具体的,所述载物板上部间隔设置有若干碎冰柱。
具体的,所述碎冰柱的为圆柱状,所述碎冰柱顶部有半球形凸起,所述半球形凸起上刻有十字道。
具体的,所述碎冰柱两两之间的间隔为4-8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震动式解冻箱体以及碎冰柱,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碎冰装置以及回转装置,在调整压砸式碎冰方式为震动碎冰的同时实现了回转机构所带来的样本受热均匀效果,合二为一,采用震动式解冻方式更加柔和,既避免了压砸式碎冰对样本的损坏,又能保证样本均匀受热,实现了单一回转解冻装置以及单一碎冰解冻装置的技术融合,同时,特殊的碎冰柱结构可以避免样品底部长时间与解冻水接触,减小了解冻过程中对样本的污染,增大了样本与蒸汽的接触面积,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样品解冻的效率与质量,并增加了其面对不同体积样本的适应性。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有益效果将结合下文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永扬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永扬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1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洗车废水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壳组件及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