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1895.7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0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利惠;胜又雅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K9/90 | 分类号: | F21K9/90;F21V19/00;F21V23/00;F21V23/0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韩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基本上不需要具有与多个发光元件的排列相应的配线的配线基板。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包含:通过将具有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一树脂的第一发光构造的第一树脂的一部分、具有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二树脂的第二发光构造的第二树脂的一部分以及具有被第三树脂覆盖的导体部的电路元件的第三树脂的一部分除去,从而形成跨设于第一树脂和第三树脂的第一槽、跨设于第二树脂和第三树脂的第二槽、以及包含在第一槽与第二槽之间延伸的部分的第三槽的槽形成工序;通过利用第一导电材料对第一槽和第二槽的内部进行填充而形成包含独立的多个部分的第一配线的工序;通过利用第二导电材料对第三槽的内部进行填充而形成与第一配线电分离的第二配线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以LED为代表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广泛用于照明等光源。例如,在配线基板等上配置多个发光元件,经由在配线基板上设置的配线将这些发光元件电连接,从而实现线状光源(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070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包含多个发光元件的光源的结构中,在配线基板侧设置将多个发光元件相互连接的配线,则需要针对多个发光元件的排列的每一列,准备具有与该排列相应的配线的配线基板。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包含:
槽形成工序,其为通过将具有包含第一电极的第一发光元件和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树脂的第一发光构造的所述第一树脂的一部分、具有包含第二电极的第二发光元件和覆盖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树脂的第二发光构造的所述第二树脂的一部分、以及具有被第三树脂覆盖的导体部的电路元件的所述第三树脂的一部分除去,从而形成跨设于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三树脂的第一槽、跨设于所述第二树脂和所述第三树脂的第二槽、以及包含俯视时在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之间延伸的部分的第三槽的工序,所述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电路元件的所述导体部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槽的内部露出,所述第二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电路元件的所述导体部的另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槽的内部露出,所述第三槽是形成于所述第三树脂的槽;第一配线形成工序,通过利用第一导电材料对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的内部进行填充而形成包含独立的多个部分的第一配线;第二配线形成工序,通过利用第二导电材料对所述第三槽的内部进行填充而形成从所述第一配线电分离的第二配线。
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
第一发光元件,其包含第一极性的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极性不同的第二极性的第二电极;
电路元件,其包含本体部、以及经由所述本体部相互电连接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所述第一极性的第一配线,其将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电路元件的所述第一端子连结;
所述第二极性的第二配线,其位于与所述第一配线相同的层,包含俯视时在所述电路元件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延伸的部分;
所述电路元件的所述本体部配置在与所述第一配线和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的界面相比向与所述第一配线相反的一侧分开的位置。
有益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至少任一实施方式,不需要针对多个发光元件的排列的每一列准备具有与该排列相应的配线的配线基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从下表面侧看到外观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图1所示的发光装置200在发光装置200的中央附近与ZX面垂直地剖切时的剖面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18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架、电控盒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化纤纺织品的烘干落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