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高导热汽车PTC新型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2817.9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4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梅承全;赵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德鑫智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李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导热 汽车 ptc 新型 加热器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高导热汽车PTC新型加热器,通过边框装入横向分布的PTC发热片,PTC发热片上下表面盖有刷过胶的电极片,电极片表面盖有刷过胶的陶瓷绝缘片,边框左端装有封头,用单面带胶粘接陶瓷绝缘片与封头间隙处以及陶瓷绝缘片间隙处,从而形成发热芯,将发热芯套上铝扁管,在铝扁管表面盖有刷过胶的波纹散热条,形成加热器,整个加热器在可实现IP67防水的基础上,实现了极高的导热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PTC加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高导热汽车PTC新型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汽车PTC加热器从绝缘结构上来分,国内厂家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聚酰亚胺纸绝缘,铝管式结构,其优点是防水性好,可以做到IP67,其缺点是聚酰亚胺纸导热系数只有0.1 - 0.35 W/m.K,所以,功率很难做高;第二种,陶瓷绝缘,边框式结构,氧化铝陶瓷导热系数约为 31.77W/m.K,同等体积,功率可以做得更高,其缺点是由于边框与陶瓷片之间及陶瓷片与陶瓷片间有间隙,防水性较差,只能做到IP54;国外厂家有第三种,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结构,即,铝外壳直接作为电极,先将PTC发热片置于两个铝电极之间,再整体用硅胶注塑成一个整体,外面的硅胶层作为绝缘层,其优点是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可以做到IP67,且有较好的导热性,导热硅胶垫片导热系数一般为:0.8-3.0w/m.k,高于聚酰亚胺纸,其缺点是工艺难以实现,目前国内厂家仿制,都以失败告终,且成本很高。
市场上没有同类产品。最为接近的三种产品,一种导热性差,一种防水性,还有一种成本高,工艺不易实现。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高导热汽车PTC新型加热器,通过边框装入横向分布的PTC发热片,PTC发热片上下表面盖有刷过胶的电极片,电极片表面盖有刷过胶的陶瓷绝缘片,边框左端装有封头,用单面带胶粘接陶瓷绝缘片与封头间隙处以及陶瓷绝缘片间隙处,从而形成发热芯,将发热芯套上铝扁管,在铝扁管表面盖有刷过胶的波纹散热条,形成加热器,整个加热器在可实现IP67防水的基础上,实现了极高的导热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高导热汽车PTC新型加热器,包括有上下两层波纹散热条,所述上下两层波纹散热条之间设置有左右两端开口的铝扁管,铝扁管内设置有发热芯;发热芯包括有边框,边框内横向分布装入有PTC发热片,PTC发热片上下表面均盖有刷过胶的电极片,上下两个电极片表面均横向分布盖有刷过胶的陶瓷绝缘片,边框左端设置有封头,电极片左端穿过封头伸出,陶瓷绝缘片与封头间隙处以及陶瓷绝缘片间隙处均通过单面带胶进行粘接绝缘;上下两层波纹散热条刷胶盖在铝扁管上下两侧,从而形成一个加热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陶瓷绝缘片为氧化铝ALO陶瓷或氧化铍BeO陶瓷。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单面带胶为0.05mm厚、15mm宽的PI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边框装入横向分布的PTC发热片,PTC发热片上下表面盖有刷过胶的电极片,电极片表面盖有刷过胶的陶瓷绝缘片,边框左端装有封头,用单面带胶粘接陶瓷绝缘片与封头间隙处以及陶瓷绝缘片间隙处,从而形成发热芯,将发热芯套上铝扁管,在铝扁管表面盖有刷过胶的波纹散热条,形成加热器,整个加热器在可实现IP67防水的基础上,实现了极高的导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热芯部分的轴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热芯部分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热芯部分的爆炸图。
其中:1-波纹散热条,2-铝扁管,3-发热芯,4-封头,5-电极片,6-边框,7-陶瓷绝缘片,8-PTC发热片,9-单面带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德鑫智控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德鑫智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2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检测侧向吸收设备
- 下一篇:一种顶涵施工用涵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