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极片的压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4370.9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4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彩初;张沿江;谢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高微微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芯极片 压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极片的压痕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凸点辊和胶辊组件,所述胶辊组件包括胶辊和用于固定胶辊的固定板,固定板与支架可移动连接,凸点辊与胶辊之间形成的间隙用于通过极片,还包括导杆和固定于支架上的气缸,导杆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本申请通过在卷绕前通过凸点辊上的凸起将极片压出凹痕,使卷绕后的极片之间张力变小,避免因电芯极片之间的张力过大,在经过充放电过后导致的极片之间形成褶皱,从而引起掉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极片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极片的压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是一大因素,因此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将成为必然趋势,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即动力电池得到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一般选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尤其是方形锂电池。
在锂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电芯极片在卷绕后进行压实、充电化成和分容,由于电芯极片之间的张力过大,在经过充放电过后,电芯极片之间容易形成褶皱,引起掉料。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芯极片的压痕装置,使卷绕后的极片之间张力变小,避免了掉料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芯极片的压痕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凸点辊和胶辊组件,所述胶辊组件包括胶辊和用于固定胶辊的固定板,固定板与支架可移动连接,凸点辊与胶辊之间形成的间隙用于通过极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杆和固定于支架上的气缸,导杆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气缸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于支架上的限位导向机构,限位导向机构的导向方向与气缸的伸缩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包括限位杆和固定于支架上的直线轴承,限位杆的一端与直线轴承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直线轴承在远离限位杆的一侧依次连接有调整螺帽和锁紧螺帽。
进一步地,所述凸点辊上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光滑半球形凸起。
进一步地,支架上还设置有调整螺钉,所述调整螺钉插入支架(1)中与凸点辊的端部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极片的压痕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电芯极片的压痕装置,在卷绕前通过凸点辊上的凸起将极片压出凹痕,使卷绕后的极片之间张力变小,避免因电芯极片之间的张力过大,在经过充放电过后导致的极片之间形成褶皱,从而引起掉料的问题;通过限位导向机构使施加在极片左右两侧压力大小相等,以压出均匀压痕,进一步均匀卷绕后的极片的张力分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凸点辊和胶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凸点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22-凸点辊,3-胶辊组件,4-极片,5-导杆,6-气缸,7- 限位导向机构,31-胶辊,32-固定板,71-限位杆,72-直线轴承,73-调整螺帽,74-锁紧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4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