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结构、电池模组以及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5195.5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6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中槐;曾德添;荆振洋;王翱;吴超;孙丰涛;李永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3;H01M10/653;H01M10/6556;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谭玲玲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电池 模组 以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电池模组以及散热系统,其中,散热结构包括:液冷管,液冷管位于电池模组的连接排远离电芯组件的一侧,液冷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连接排的延伸方向,以通过向液冷管中通入流动的冷却液来使电池模组散热;绝缘件,绝缘件为条形,绝缘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液冷管的延伸方向,绝缘件位于液冷管和连接排之间,以使液冷管和连接排之间绝缘,绝缘件与液冷管和连接排均接触,以将连接排的热量传递到液冷管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连接排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传导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散热结构、电池模组以及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是一种能够提供电能的组合体,是组成电池系统的次级结构之一。现有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金属框架和汇流排,电池模组不集成散热模块。其散热功能实现透过在电池箱体底部安装液冷板来实现,所安装的液冷板需要承担所有电池模组的重量,因此液冷板不仅充满大量液体介质,而且需要一定的强度,所以当前所用液冷板占箱体比重较大。
锂离子电池的极柱连接电芯内部卷芯的金属箔材,显然热量从卷芯传递到连接排上的热阻远小于传递到电芯外壳上的热阻。
然而,目前的电池模组的散热形式绝大多数只针对电芯的底部或侧面,很少有针对连接排进行散热的,除了连接排本身带电、难以解决绝缘性和安全问题外,连接排的形状复杂也是重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电池模组以及散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连接排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结构,包括:液冷管,液冷管位于电池模组的连接排远离电芯组件的一侧,液冷管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连接排的延伸方向,以通过向液冷管中通入流动的冷却液来使电池模组散热;绝缘件,绝缘件为条形,绝缘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液冷管的延伸方向,绝缘件位于液冷管和连接排之间,以使液冷管和连接排之间绝缘,绝缘件与液冷管和连接排均接触,以将连接排的热量传递到液冷管上。
进一步地,散热结构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液冷管的延伸方向,固定件具有安装槽和与安装槽连通的开口部;其中,固定件为绝缘材料,绝缘件设置在固定件靠近开口部的一侧,以通过绝缘件和固定件围成安装空间,液冷管位于安装空间内,固定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池模组上,以将液冷管和绝缘件固定在电池模组上。
进一步地,固定件还包括:两个侧部,两个侧部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连接排的延伸方向,两个侧部相对间隔设置;连接部,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连接排的延伸方向,连接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个侧部连接,以通过连接部和两个侧部围成安装槽;开口部位于两个侧部远离连接部的一侧;其中,两个侧部远离连接部的一侧均具有安装面,两个安装面均与绝缘件接触,以通过绝缘件和固定件围成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各个侧部均包括:两个安装部,两个安装部分别设置在相应的侧部的延伸方向的两端,两个安装部分别用于与电池模组的两个端板连接。
进一步地,固定件还包括:避让槽,避让槽位于固定件的一侧,连接排的输出端通过避让槽伸出至固定件的外部。
进一步地,绝缘件为陶瓷片,绝缘件粘贴在固定件靠近连接排的一侧,以通过绝缘件和固定件围成安装空间。
进一步地,液冷管包括:主冷却段,主冷却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连接排的延伸方向;两个弯折段,两个弯折段分别设置在主冷却段的两端,两个弯折段的延伸方向互为相反方向,以使液冷管形成Z型结构,液冷管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位于两个弯折段的自由端。
进一步地,液冷管的外周面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平面以及与两个平面连接的两个部分圆弧面,其中一个平面与绝缘件的远离连接排的一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5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智能型监控器
- 下一篇:一种模拟老年人约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