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可控的超重失重探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7338.6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6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雅兰;周彬倩;张亚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3/10 | 分类号: | G09B2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可控 超重 失重 探究 装置 | ||
一种动力可控的超重失重探究装置,包括:两根竖向设置的固定架、一连接杆、一电路盒、一滑轮组件、一待测物、一带显示屏的加速度传感器、一第一拉绳、一铁环,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根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使得两根所述固定架对称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所述电路盒螺钉固定于左侧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轮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待测物置于所述滑轮组件上,且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待测物上端面上;所述第一拉绳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上,另一端连接所述铁环,且所述铁环位于所述连接杆下部;优点是:使动力稳定、可控,向上加速、向上减速、向下加速、向下减速四个过程清楚分明、状态稳定、便于观察与记录;减少制作成本、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演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动力可控的超重失重探究装置。
背景技术
超重和失重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电梯升降、蹲下站起,都与超重和失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思考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高一学生在学习必修1时,刚刚结束初中的学习,思维上正是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首先,容易受“超重、失重”字面意思的误导,错误地认为超重是重力增加,失重是重力减少;其次,容易根据生活经验误认为,超重失重与速度方向有关;
虽然基于以上思考,不少相关领域的人研发了超重失重的教具,以帮助学生探索超重失重的判断条件。但是,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教具由于动力来源不稳定,无法明确显现向上加速,向上减速,向下加速,向下减速四个过程;
2、也有的因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电脑来显示,而由于欠发达地区经费问题,无法推广使用;
3、还有些教具利用磁铁在空中的自动分离与合体改变重物重量,使动力既可控可变又相对稳定,但是,磁铁在空中分离时,二者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仍会互相吸引,因此存在无法顺利分离的风险,即使成功分离,在分离的这一小段时间内,装置的动力处于不稳定状态,使实验的不可观察性增加;再者,该装置进行试验时也无法深入定量层面,无法使得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超重失重。
上述现有技术,忽视了加速度的展示或测量,加速度的方向则需通过受力分析得出,不利于刚刚学习牛顿三定律的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变因此,基于上述问题,致力于研究一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诸问题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可控的超重失重探究装置,目的是克服上述至少一种技术缺陷,使运动状态更加稳定可控,向上加速,向上减速,向下加速,向下减速这四个过程更加清楚明了,且推广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可控的超重失重探究装置,包括:两根竖向设置的固定架、一连接杆、一电路盒、一滑轮组件、一待测物、一带显示屏的加速度传感器、一第一拉绳、一铁环,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根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使得两根所述固定架对称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所述电路盒螺钉固定于左侧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滑轮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待测物置于所述滑轮组件上,且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待测物上端面上;所述第一拉绳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杆上,另一端连接所述铁环,且所述铁环位于所述连接杆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7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烟装置及应用其的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可调总高的升降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