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小漏感与电磁干扰的变压器绕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7628.0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2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严耀明;程刚;焦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大唐信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2;H01F27/36;H01F41/00;H01F41/04;H01F4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任志艳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电磁 干扰 变压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频变压领域,具体是一种减小漏感与电磁干扰的变压器绕制结构,包括依次绕制在骨架上的第一原边绕组N1、第一屏蔽绕组N2、副边绕组N3、第二屏蔽绕组N4、第二原边绕组N5和辅助绕组N6;变压器屏蔽层采用宽铜箔背胶方式取代传统铜线绕制方式,减小变压器漏感与电磁干扰,提高了变压器的一致性。原边绕组采用多股线绕制,电流密度均匀,漏感控制较小,线损较小,变压器增加三层宽胶带竖绕方式,PIN脚点胶,增强了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频变压领域,具体是一种减小漏感与电磁干扰的变压器绕制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绕制工艺对变压器的漏感和电磁兼容性影响很大。
普通变压器屏蔽层为铜线绕制,对绕制工艺要求较高,绕线的力度与均匀度难以控制精确,对变压器漏感的控制较差。
普通反激式电源变压器原边绕组一般采用单股线绕制,电流从导线流过具有集肤效应,工作频率越高,电流越大集肤效应越明显,电流密度也就越大,铜损较大,线圈温度越高,影响系统效率。
普通变压器只有胶带横绕,绝缘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漏感与电磁干扰的变压器绕制结构,包括依次绕制在骨架上的第一原边绕组N1、第一屏蔽绕组N2、副边绕组N3、第二屏蔽绕组N4、第二原边绕组N5和辅助绕组N6;第一原边绕组N1为绕制在骨架上的第一层,第二原边绕组N5为绕制在骨架上的第五层,第一原边绕组N1 和第二原边绕组N5均采用2EW标准50股0.1mm漆包铜线。
原边绕组采用多股线绕制,电流密度均匀,漏感控制较小,线损较小
进一步的,第一屏蔽绕组N2为绕制在骨架上的第二层,第二屏蔽绕组N4 为绕制在骨架上的第四层,第一屏蔽绕组N2和第二屏蔽绕组N4均采用一圈背胶铜箔,所述的背胶铜箔为0.05×11mm。
变压器屏蔽层采用宽铜箔背胶方式取代传统铜线绕制方式,减小变压器漏感与电磁干扰,提高了变压器的一致性。
进一步的,副边绕组N3为绕制在骨架上的第三层,副边绕组N3采用TEX-E 强化绝缘电线,2股0.6mm漆包铜线。辅助绕组N6为绕制在骨架上的第六层,辅助绕组N6采用2EW标准1股0.2mm漆包铜线。
进一步的,不同绕组之间均采用两圈胶带隔开,骨架上所有PIN脚加套管,所有PIN脚点胶绝缘。
进一步的,对上述所有绕组绕好后,进行浸漆,形成浸漆保护层。原来绝缘结构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和工艺过程中的微小绝缘损伤通过浸漆得以弥补。使绕组的绝缘性能更加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
进一步的,在浸漆保护层外还依次包括两圈胶带、一圈背胶铜箔和沿磁芯方向包裹的三圈胶带,变压器增加三层宽胶带竖绕方式,PIN脚点胶,增强了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针对性的对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绕制工艺进行改进,实现电源主变压器在原有三明治绕法的工艺上做出优化。
(1)屏蔽层使用铜片背胶工艺
变压器屏蔽层采用宽铜箔背胶方式取代传统铜线绕制方式,减小变压器漏感与电磁干扰,提高了变压器的一致性。
(2)原边绕组采用多股绞线方式代替传统独股线
原边绕组采用多股线绕制,电流密度均匀,漏感控制较小,线损较小。
(3)增加宽胶带竖绕方式、PIN脚绝缘
变压器增加三层宽胶带竖绕方式,PIN脚点胶,增强了变压器的绝缘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大唐信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大唐信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76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