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的绕线无线充电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997752.7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4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张德刚;庞从武;白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0;H01F27/29;H01F41/064;H01F41/074;H01F41/076;H01F41/06;H02J7/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无线 充电 线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形的绕线无线充电线圈,其降低了整个线圈的整体厚度,且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其包括带有线圈放置内凹槽的线圈载体,所述内凹槽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经过绕卷的单层绕线线圈贴合离型膜的第一表面,所述离型膜的第二表面连同所述绕线线圈压合布置于所述内凹槽内,所述绕线线圈的内圈设置有内凸的第一内触线,所述绕线线圈的外圈设置有外凸的第二外触线,所述第一内触线、第二外触线在同一直径的内外端延长布置,所述第一内触线相对于所述中心孔的内部区域设置有第一焊接触点结构,所述线圈载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二外触线的外边缘区域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外触线的对应于避让缺口的区域设置有第二焊接触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形的绕线无线充电线圈。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机场感应原理在两个感应线圈之间传递电力的方式,无线充电线圈现有的常规结构为FPC类无线充电线圈,在实际制作时,该类线圈的制作工艺复杂,且由于需要设置FPC层和铜线层,故其厚度一般为0.17mm厚,伴随着手机的轻薄化设计的发展,FPC类无线充电线圈的厚度不能满足需求,且其由于制作时需要定位各个线圈的位置、其径向层数较多,使得制作复杂、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形的绕线无线充电线圈,其降低了整个线圈的整体厚度,且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一种圆形的绕线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带有线圈放置内凹槽的线圈载体,所述内凹槽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经过绕卷的单层绕线线圈贴合离型膜的第一表面,所述离型膜的第二表面连同所述绕线线圈压合布置于所述内凹槽内,所述绕线线圈的内圈设置有内凸的第一内触线,所述绕线线圈的外圈设置有外凸的第二外触线,所述第一内触线、第二外触线在同一直径的内外端延长布置,所述第一内触线相对于所述中心孔的内部区域设置有第一焊接触点结构,所述线圈载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二外触线的外边缘区域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二外触线的对应于避让缺口的区域设置有第二焊接触点结构。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线圈的厚度为0.12mm;
所述绕线线圈的材质为铜;
所述第一内触线相对于所述中心孔的内部区域的端点点锡后连接第一焊接触点结构;
所述第二外触线的外边缘点锡后连接第二焊接触点结构;
所述第一焊接触点结构、第二焊接触点结构均为hotbar焊接结构。
一种圆形的绕线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制作线圈载体,所述线圈载体包括中心孔、内凹槽,所述中心孔的外周环布有内凹槽,所述中心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内触点定位条,所述第一内触点定位条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线圈载体的外周还设置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上布置有第二外触点定位条,所述第二外触点定位条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凹槽,之后将金属线绕制成单层的绕线线圈、且绕线线圈的外圈设置有外凸的第二外触线,所述第一内触线、第二外触线在同一直径的内外端延长布置,之后将绕线线圈的表面贴合离型膜,之后将绕线线圈连通离型膜内置于内凹槽内、通过上下的线圈载体对应拼装压合形成整体结构、使得第一内触线、第二外触线分别定位于对应的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内,之后通过激光将设定为接触触点的第一内触线、第二外触线的对应区域进行激光剥漆处理,之后将第一内触线的第一触点、第二外出线的第二触点的对应位置进行点锡处理,然后在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的对应位置进行hotbar焊接,之后通过激光切割切除第一内触点定位条的中心区域和多余的第一内触线、激光切除第二外触点定位条的中心区域部分和多余的第二外触线。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每次绕线线圈绕制完成后需要进行测量;
线圈载体在制作完成后、且准备装入绕线线圈前需要喷射条码并扫码记录、录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997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阻隔茶叶溢出的陶瓷茶壶
- 下一篇:一种纺织压紧棉块中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