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金属切削加工用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0226.5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6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精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胡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金属 切削 工用 刀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金属切削加工用刀具,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刀柄部、连接部和刃口部,连接部连接在刀柄部一端,刃口部连接在连接部的末端,刃口部长度为2‑3mm,刃口部末端为圆角,刃口部的材质为硬质合金材料,表面设置有镀钛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改短刃口部长度,减少切屑对刃口部的挤压,使刃口部得到有效保护,从而提高了刀具使用寿命,通过圆角的设计,能够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同时采用硬质合金材料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机加工效率,通过上述三点的改进,能够大大延长刀具的使用时间,减少刀具更换次数,降低切削加工成本,提高切削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机床金属切削加工用刀具。
背景技术
对于不锈钢开窄深的小尺寸槽,目前都采用高速钢立铣刀或日本进口含钻高速钢铣刀,不绣钢本身就不易加工,平面加工还可以,但碰到小(窄)的槽就会因刀具不耐磨导致效率低下,存在着难加工、效率低、刀具耗损极大等缺陷。现有技术中,刀具的刀头部刃口较长,铣槽时上部刃口并不参加切削,容易导致上部刃口因切屑挤压而损坏,甚至切屑将刃口上部的刀刃挤碎而崩刃,并且向下传导至切削刃口导致刀具报废,同时挤下刀具材料又会损坏刀尖部份,例如,在吃刀深0.5mm情况下,只能加工80m左右的刀程,刀具就需更换,频繁换刀,频繁对刀造成加工效率低下,加工成本提高,且增加了加工零件报废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金属切削加工用刀具,使用时可提高对刀具刃口部位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机床金属切削加工用刀具,包括刀柄部、连接部和刃口部,连接部前端与刀柄部相连,刃口部连接在连接部的末端,刃口部顶端开设有圆角。其目的是提高刃口部的耐用度。
优选地,缩短刃口部长度,刃口部长度设置为2-3mm,将普通刀具上部刃带改为圆柱状,减小直径,增加容屑率,易于排屑,保护刀具的刃口部;
优选地,刃口部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并且表面设置有镀钛层,以提高刃口部的耐用度。
优选地,连接部的直径为5-15mm,刃口部的直径为6-16mm。
优选地,圆角的大小为0.75-1mm。
优选地,刀柄部和连接部材质均为硬质合金材料,提高整个刀具的耐用度。
优选地,连接部的表面均设有镀钛层,进一步提高整个刀具的耐用度。
优选地,连接部设置有3-4条螺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将现有刀具的呈刀尖状的刃口部改为圆角,通过圆角的设计能够显著增加刀具的耐用度,使得刀具更加耐磨。整体的材料改用硬质合金材料,并在刃口部上增加镀钛层,来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减少换刀对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一方面将刃口部改短,设置为2-3mm,能够增加容屑率,易于排屑,保护刀刃部,避免刀刃被积碎崩刀。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能够显著增加刀刃部的耐用度,很好保护刀具的刀刃部,这样就会大大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刀具的次数,提高对于不锈钢开窄深的小尺寸槽加工的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连接部设置有螺旋槽,在切削铣槽时,改短后的刃口部可减少切屑在刃口部内的堆积而造成的挤压损坏,增加了容屑率,易于排屑,同时一部分切屑可通过连接部的螺旋槽排出,保证在槽深处加工时仍正常切削,提高了对刀具刃口部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刀具使用寿命,使用时刀程最长可达到526m,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刀具使用寿命,减少更换刀具和对刀之间,并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精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精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0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