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螺杆连接的坡面屋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0286.7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6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刚;王萌;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构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02 | 分类号: | E04B7/02;E04B7/06;E04D13/064;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螺杆 连接 坡面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杆连接的坡面屋,包括屋脊梁以及预制屋顶板,屋脊梁包括放置预制屋顶板的放置部以及与预制屋顶板连接的凸起部;凸起部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预制屋顶板设置与所述凸起部连接配合的凹槽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凹槽部连通;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杆实现屋脊梁与预制屋顶板的相互连接。通过坡面屋的屋脊梁以及预制屋顶板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坡面屋在现场安装过程中现场安装复杂,工作量大等问题,提供一种一种连接强度高、便于施工的坡面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螺杆连接的坡面屋。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建造方式不同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设计以建筑模块为基本的设计单元,通过各类模块间的组合,形成不同建筑的外形。
现有坡面屋屋顶在安装过程中,常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了解屋顶结构,但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会导致现场安装复杂,工作量大等问题,针对于相关问题需要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便于施工的全预制坡屋顶与屋脊梁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解决现有坡面屋在现场安装过程中现场安装复杂,工作量大等问题,提供一种连接强度高、便于施工的坡面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螺杆连接的坡面屋,包括屋脊梁以及预制屋顶板,屋脊梁包括放置预制屋顶板的放置部以及与预制屋顶板连接的凸起部;凸起部设置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预制屋顶板设置与所述凸起部连接配合的凹槽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凹槽部连通;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杆实现屋脊梁与预制屋顶板的相互连接。
本方案中,屋脊梁包括凸起部以及放置部,屋脊梁的凸起部与预制屋顶板的凹槽部相互配合实现屋脊梁与预制屋顶板的相互连接,且在凸起部设置第一连接孔,在预制屋顶板设置与第一连接孔配合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通过螺杆实现屋脊梁与预制屋顶板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第一连接孔贯穿凸起部的两侧,第二连接孔贯穿预制屋顶板的两侧,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杆连接,保证屋脊梁与预制屋顶板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第一连接孔为通孔,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通孔与螺纹孔通过螺杆,实现配合。
优选的,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第二连接孔为通孔,通孔与螺纹孔通过螺杆,实现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放置部设置与第二连接孔配合的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第二连接孔为通孔、第三连接孔为螺纹孔,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通过螺杆相互配合,保证屋脊梁与预制屋顶板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屋脊梁为左右对称结构,预制屋顶板可搭设于屋脊梁相互对称的两侧,实现双坡屋顶结构的坡面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放置部为倾斜结构,放置部的倾斜角度为坡面屋的坡面的倾斜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屋脊梁在放置部的边缘处设置限位件;在预制屋顶板设置与限位件配合的配合部,通过限位件与配合部相互配合实现预制屋顶板与屋脊梁的相对位置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坡面屋还包括用于防止雨水沿屋脊梁以及预制屋顶板连接位置渗透的防水件,防水件遮盖屋脊梁与预制屋顶板连接处,避免雨水沿连接位置渗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坡面屋还包括雨水槽,所述雨水槽用于收集坡面屋流下的雨水,并引导雨水沿雨水槽延伸的方向流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构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构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0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料生产定量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制品的余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