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酶法酯合成工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1205.5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7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梅;吴龙火;丁冶春;王妙飞;廖俊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1C3/00 | 分类号: | C11C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3413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酶法酯 合成 工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酶法酯合成工艺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竖直设有转动轴,所述第一壳体正上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转动轴两侧设有用于分散所述第二壳体内物质的移动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有固定组件。滑动杆上的刮片就可以对第二壳体内壁的物质进行清理,可以使得物质被搅拌,使得第二壳体内壁的物质不断更换,有利于第二壳体内所有物质都可以快速降温,固定杆在向心力的作用下也会发生移动,当固定块和第一磁石接近时,由于第一磁石和第二磁石筛网排斥力作用下,就会使得固定杆反方向移动,同时固定杆下方的齿板就会对物质进行分散加快物质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酶法酯合成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属于茶科,常绿小乔木,油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油茶的酯合成工艺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酶法酯化法,以油分子和脂肪酸为原料,在特异性脂肪酶催化下生成结构脂和水,是平衡反应,需要随时脱去酯合成反应中生成的水,使反应向右侧进行。
但是油茶的酯合成工艺的脱水过程需要在相对高温、高真空下进行,可是脱水过后的结构脂温度还是很高,装置无法快速的对脱水过后的结构脂进行散热,导致酶长时间处于高温下,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酶法支持工艺的应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装置无法快速的对脱水过后的结构脂进行散热,导致酶长时间处于高温下,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酶法支持工艺的应用效果不好,而提出的一种酶法酯合成工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酶法酯合成工艺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竖直设有转动轴,所述第一壳体正上方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转动轴两侧设有用于分散所述第二壳体内物质的移动组件和滑动组件,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有与滑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第一磁石,所述滑动组件设有固定组件。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套和滑动杆,所述固定套设有用于所述滑动杆左右滑动的安装腔,所述滑动杆一端设有用于分散所述第二壳体内壁物质的刮片。
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可在固定套下内壁左右滑动的固定杆,所述滑动杆设有用于所述固定杆左右移动的滑槽,所述固定杆下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与和第一磁石相向面磁性相反的第二磁石。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空心套和L形杆,所述空心套内设有用于限制所述L形杆移动的直弹簧,所述L形杆下方固定连接有齿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通过定位销和第一壳盖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壳盖均和定位销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方设有第二壳盖,所述第二壳盖下方设有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空间的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盖设有用于所述第二壳体和转动轴同步转动的传动套,所述传动套上方设有防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南医学院,未经赣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12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钳的保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泡沫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