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4344.3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何华;沈刚;张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权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43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21443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心一 体式 户内 交流 高压 真空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包含有安装于机架(1)上的操作机构(2),极柱(3)穿接于机架(1)上,所述极柱(3)包含有绝缘套子(3.1),导电芯棒(3.2)沿绝缘套子(3.1)的长度方向穿插于绝缘套子(3.1)内,所述绝缘套子(3.1)的中部嵌置有一环状结构的屏蔽网(3.3),且导电芯棒(3.2)位于屏蔽网(3.3)的中心轴线上,且上述导电芯棒(3.2)的两端露出绝缘套子(3.1)的部分上均设置有连接用嵌件(3.4)。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体积小且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真空断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离性能好的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高压真空断路器而言,为了提高安全性能,封闭机架后将断路器整体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隔室,但是常规结构中需要在顶部布置铜排进行导电连接,如此一来不但使得整个断路器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增大,而且由于铜排价格较高,不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为此,亟需一种体积小且成本低廉的全新断路器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且成本低廉的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包含有安装于机架上的操作机构,极柱穿接于机架上,所述极柱包含有绝缘套子,导电芯棒沿绝缘套子的长度方向穿插于绝缘套子内,所述绝缘套子的中部嵌置有一环状结构的屏蔽网,且导电芯棒位于屏蔽网的中心轴线上,且上述导电芯棒的两端露出绝缘套子的部分上均设置有连接用嵌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所述机架下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绝缘子,位于左侧的绝缘子上安装有静触头,隔离刀的上部经连接件铰接于极柱的嵌件上,隔离刀的下部与静触头滑动卡接配合,隔离连杆的一端与隔离刀的中部相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机架内的隔离轴上;位于右侧的绝缘子的下方安装有接地刀,且位于右侧的绝缘子上安装有铝支座,该铝支座上安装有真空灭弧室,机架的上部安装有断路器主轴,主轴推拉杆一端铰接于断路器主轴上,另一端经传动机构与真空灭弧室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所述传动机构包含有上支座,所述上支座设置有斜向导向槽和竖向导向槽,推进连板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于上支座上,推进连板的上部与主轴推拉杆相铰接,推进连板的下部通过导向销轴与下推压板及挂簧压板铰接,且导向销轴滑动设置于上支座的斜向导向槽内,所述挂簧压板上挂有复位拉簧,下推压板通过传动销轴与导向套及导向杆铰接,且传动销轴滑动设置于上支座的竖向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杆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的上部相连接,且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与导向套之间设有触头压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极柱设计为穿心极柱方式,从而相比于常规的铜排导电布局方式,极大的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成本;同时,穿心极柱方式与常规的铜排方式相比,由于导电的芯棒部分被绝缘套子全部包裹起来,因此其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的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机架1、操作机构2、极柱3、绝缘子4、静触头5、隔离刀6、隔离连杆7、真空灭弧室8、传动机构9、主轴推拉杆10、接地刀11;
绝缘套子3.1、导电芯棒3.2、屏蔽网3.3、嵌件3.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穿心一体式户内交流高压真空断路器,包含有安装于机架1上的操作机构2,极柱3穿接于机架1上,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43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