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4385.2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6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郑飞;刘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益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壳体,一柱状壳内部滑动套设另一柱状壳构成壳体,所述内部的柱状壳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外部的柱状壳底部设有出气管,所述柱状壳上设置有清洁孔,多个清洁孔等距排列在柱状壳两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位于内部的柱状壳的清洁孔之间;活性炭脱附时,通过滑动柱状壳,将内部及外部柱状壳上的清洁孔位置重合。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便于过滤器的脱附和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经特殊处理的炭,将有机原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以减少非碳成分,然后与气体反应,表面被侵蚀,产生微孔发达的结构。由于活化的过程是一个微观过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蚀是点状侵蚀,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无数细小孔隙。
申请号为CN202010082087.7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活性炭吸附系统和活性炭脱附系统,其设计驱动电机带动筛盘转动的并通过活性炭自身的碰撞以及整体的搅拌促使吸附的物质发生脱离。
申请号为CN201620167866.6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提出使用抽屉型活性炭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克服上述缺陷,便于活性炭的脱附处理。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壳体,一柱状壳内部滑动套设另一柱状壳构成壳体,所述内部的柱状壳顶部设有进气管,所述外部的柱状壳底部设有出气管,所述柱状壳上设置有清洁孔,多个清洁孔等距排列在柱状壳两侧,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位于内部的柱状壳的清洁孔之间;
活性炭脱附时,通过滑动柱状壳,将内部及外部柱状壳上的清洁孔位置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安装在一支撑架上,该支撑架承托所述外部的柱状壳。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包括第一活性炭过滤层、第二活性炭过滤层和第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第一活性炭过滤层、第二活性炭过滤层和第三活性炭过滤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内部的柱状壳内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防护网过滤层。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便于过滤器的脱附和清洁;通过滑动柱状壳,将内部及外部柱状壳上的清洁孔位置重合,便可进行过滤器的脱附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柱状壳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壳体(1)、柱状壳(11)、支撑架(12)、防护网过滤层(13)、进气管(21)、出气管(22)、清洁孔(3)、活性炭过滤层(4)、第一活性炭过滤层(41)、第二活性炭过滤层(42)、第三活性炭过滤层(4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壳体1,一柱状壳11内部滑动套设另一柱状壳11构成壳体1,所述内部的柱状壳11顶部设有进气管21,所述外部的柱状壳11底部设有出气管22,所述壳体1安装在一支撑架12上,该支撑架12承托所述外部的柱状壳11,所述柱状壳11上设置有清洁孔3,多个清洁孔3等距排列在柱状壳11两侧。在本案中,设计了10个清洁孔3分布在柱状壳11两侧。
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4,所述壳体1内可以设置有防护网过滤层13,所述活性炭过滤层4位于内部的柱状壳11的清洁孔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益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益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43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刮壁功能的涂料分散搅拌罐
- 下一篇:牙刷消毒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