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8109.3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4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邵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通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B01D29/03;B32B1/08;B32B27/30;B32B17/02;B32B17/10;B32B2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耐热 pvc 直壁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包括PVC管和防晒层,所述PVC管的一端外部设置有套筒,且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的外部一端设置有连接管头,且连接管头的外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连接管头的上端内部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外部设置有防堵罩,所述防堵罩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环形垫圈,所述PVC管的外部设置有PVC管外层。该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设置有防堵罩,连接管头通过卡槽与防堵罩构成卡合结构,首先防堵罩可通过卡槽与连接管头进行牢固连接,连接管头与防堵罩的外部均设置有进水孔便于对水进行输送,进水孔的存在隔绝了较大的杂质和垃圾进入到PVC管内部造成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
背景技术
现今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过滤板的存在避免外部的较小的颗粒杂质及其它的垃圾进入到PVC管内部,和防堵罩一起起到双重防堵作用,当过滤板表层积满杂质时可通过将防堵罩拿掉对其进行定时清理。
市场上的PVC管在使用中,在装修及建造过程中不注重管道的排列及应用,导致使用几年之后,厨房下水道、浴室下水道、洗手池下水道等堵塞,甚至发臭,影响居民生活,而且使得管道的使用寿命变低,造成居民生活大大的不便,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装修及建造过程中不注重管道的排列及应用,导致使用几年之后,厨房下水道、浴室下水道、洗手池下水道等堵塞,甚至发臭,影响居民生活,而且使得管道的使用寿命变低,造成居民生活大大的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包括PVC管和防晒层,所述PVC管的一端外部设置有套筒,且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筒的外部一端设置有连接管头,且连接管头的外部设置有进水孔,所述连接管头的上端内部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外部设置有防堵罩,所述防堵罩的下端内部设置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环形垫圈,所述PVC管的外部设置有PVC管外层,且PVC管外层的内部设置有玻璃纤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外部另一侧设置有PVC管内层,所述PVC管外层的另一侧外部设置有防晒层。
优选的,所述PVC管通过内螺纹与套筒构成螺纹结构,且PVC管与套筒两者在同一中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头通过卡槽与防堵罩构成卡合结构,且连接管头与防堵罩两者之间呈竖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与环形垫圈呈对称状分布,且过滤板与环形垫圈两者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PVC管外层与玻璃纤维层相贴合,且玻璃纤维层均匀分布在PVC管外层与PVC管内层两者之间。
优选的,所述防晒层的内壁与PVC管外层的外壁两者之间紧密贴合,且防晒层与PVC管外层两者之间呈水平状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堵结构的自洁式耐热PVC直壁管设置有防堵罩,连接管头通过卡槽与防堵罩构成卡合结构,首先防堵罩可通过卡槽与连接管头进行牢固连接,连接管头与防堵罩的外部均设置有进水孔便于对水进行输送,进水孔的存在隔绝了较大的杂质和垃圾进入到PVC管内部造成堵塞。
过滤板与环形垫圈呈对称状分布,过滤板的存在避免外部的较小的颗粒杂质及其它的垃圾进入到PVC管内部,和防堵罩一起起到双重防堵作用,当过滤板表层积满杂质时可通过将防堵罩拿掉对其进行定时清理,环形垫圈的存在,提高了连接管头与PVC管连接处的密闭性,避免其出现漏水渗水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通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通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8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