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温简易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08977.1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5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根云;刘小俊;李跃建;蔡鹏;刘独臣;房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为知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67 | 代理人: | 杨宜付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温 简易 大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调温简易大棚,包括多根拱形支撑和与拱形支撑连接的多根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拱形支撑和横梁上的塑料薄膜,所述调温简易大棚的下部封闭,调温简易大棚的上部开设有开关式通风窗。本实用新型调温简易大棚可以根据需要开启端部或顶部的通风窗,冷空气从大棚的上部进入大棚,不直接吹到大棚内栽培的作物上,避免了“扫地风”对作物造成冻害。在大棚的端部设置通风窗,便于大棚内空气流通。在大棚两端和中部设置通风窗,便于长度较大的大棚通风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设施领域,涉及一种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温度、光照、湿度、营养元素等,传统农业生产中,植物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完全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植物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反应曲线实际就是酶与温度的反应曲线,植物体本身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容器,反应发生的快慢取决于酶的活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酶的活力和温度成正相关,成线性关系,直到达到最佳温度,超过此温度酶活性降低,植物的生长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植物生长基准温度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温度,低于此温度植物停止生长。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植物停止生长。植物生长最佳温度是植物光合作用率最高的温度,随植物成熟度降低。不同植物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在热带生活的植物要求温度要高些,最适合的温度大概是在25~37℃;寒带植物最适合生长的温度大概在11~23℃。温带生活的植物,生活在冬季和生活在夏季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植物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生长最快,但这并不是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在最适温度下,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消耗过多,植株反倒长得细长柔弱。因此在生产实践上培育健壮植株,常常要求低于最适温度的温度,这个温度称协调的最适温度。实验表明,在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的周期变化中,植物的营养生长最好。
为提早实现蔬菜栽培,南方地区采用简易的大棚栽培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简易大棚受太阳辐射和地热影响,升温速度快,保温效果好。因此,需要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温度。在冬季或春季,棚外的温度低。在有太阳照射的天气,由于大棚都是密封,棚内的温度高,通常采用通风的方式来降温。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大棚四周通入“扫地风”以降低棚内的温度,但冷风直吹植物,容易造成植物冻害。为避免植物冻害,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大棚顶部和端面上部开口的大棚。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中的一个技术问题:
1、现有简易大棚都是以大棚下部四周和端面下部开门通风,大棚内部温度和外面温度温差较大,大棚下部四周直接打开,容易造成大棚周边植株受冷空气危害,影响生长,甚至出现生理性病害;
2、大棚端面全部敞开,虽然冷空气可以进入棚内,无法调节棚内温度达到一致,植物直接接触冷空气,植物容易遭受冷害,而且端面全部敞开导致大棚抗风性能、抗暴雨性能大大降低;
3、在顶部开设通风口,打开通风口后,棚内的空气流动性差,要实现棚内温度均匀下降,需要设置更多的通风结构,一方面会降低大棚的抗风性能,另一方面会增加大棚的安装成本,还会增加农户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风性高的通风大棚。
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温简易大棚,包括多根拱形支撑和与拱形支撑连接的多根横梁,以及连接在所述拱形支撑和横梁上的塑料薄膜,所述调温简易大棚的下部封闭,调温简易大棚的上部开设有开关式通风窗。
根据本实用新型调温简易大棚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通风窗设置在所述调温简易大棚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调温简易大棚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通风窗为端部通风窗,所述调温简易大棚的端部下部封闭,上部设置有端部通风窗,所述端部通风窗包括窗框,所述窗框上安装有窗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调温简易大棚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窗门与所述窗框的下边框铰接;所述窗门与所述窗框的上边框通过窗门连接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08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件成型用快速冲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交通导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