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静压线性滑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0501.1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5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豪;朱永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2/06 | 分类号: | F16C32/06;F16C29/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歌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线性 滑轨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液静压线性滑轨,其包含有一个轨道与一个设于轨道的滑块。轨道具有两个左右相对的负荷槽,滑块具有两个左右相对的负荷部,滑块的这些负荷部容设于轨道的这些负荷槽内,且滑块的各个负荷部具有上下两个油腔,各个油腔的周围环绕一个负压腔室,相邻两个油腔与负压腔室被一个内挡墙所隔开,各个负压腔室则是被一个外挡墙所包围。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液静压线性滑轨利用负压腔室所形成的负压效果将溢出油腔的润滑油引导至与其相连通的一个回油孔内,然后再通过一条负压流道回到供油系统内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线性滑轨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液静压线性滑轨。
背景技术
简单来说,液静压线性滑轨主要是利用一定压力将润滑油充填于滑轨与滑块之间,使滑块通过润滑油所形成的油膜而在极低摩擦阻力的状态下沿着滑轨位移。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润滑油很容易从间隙溢出,所以在传统上通常会使用盛油盘来盛装溢出来的润滑油,但是盛油盘的设置会造成空间及体积的需求增大,同时也会增加结构设计的复杂度。
为了解决溢油的问题,US 8,136,992 B2所揭露的技术是使用密封组件搭配负压系统来防止润滑油泄漏,但是密封组件的设置除了对液静压线性滑轨所需要的极低摩擦阻力造成反效果之外,密封组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有磨耗的状况,如此将会影响阻挡润滑油泄漏的效果。
JP 2005273882 A所揭露的技术主要是应用于气静压线性滑轨并于固定件(如轨条)设置排气孔,另于运动件(如滑块)设置相对应的排气槽,使运动件(如滑块)能通过排气孔所形成的负压效果沿着固定件(如轨条)移动。但是此一专利文献仅适用于短行程,若应用于长行程,运动件(如滑块)尚未经过的地方会让固定件(如轨条)的排气孔呈现开放状态,如此将难以实现负压集中的效果。
TW I695125所揭露的技术是在轨道与滑块之间设置两个负荷块,每一个负荷块设置一个油腔,通过油腔让润滑油在轨道与负荷块之间形成一层用来承载滑块的油膜。至于溢出的润滑油则是从负荷块的导油孔进入与其相连通的第二泄油通道,然后沿着第二泄油通道流到泄油端盖的第一泄油通道,最后由一个泄油接头排出至外界。此外,负荷块与滑块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阻隔件,通过阻隔件限制润滑油往导油孔的方向流动。但是在此一专利文献中,因零组件较多,在制造与组装方面都显得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静压线性滑轨,其利用负压作用实现稳定的回油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静压线性滑轨包含有一个轨道与一个滑块。该轨道的两个相对侧面分别具有一个负荷槽,各该负荷槽的槽壁具有两个第一负荷面与一个衔接这些第一负荷面的第一衔接面;该滑块具有一个滑槽且以该滑槽可滑移地设于该轨道,该滑块具有两个相对的负荷部,各该负荷部容设于该轨道的一该负荷槽内且具有两个第二负荷面与一个衔接这些第二负荷面的第二衔接面,各该第二负荷面正对于该轨道的一该第一负荷面,该第二衔接面正对于该轨道的该第一衔接面,各该负荷部的各该第二负荷面具有一个油腔、一个连通该油腔的进油孔、一个环设于该油腔周围的内挡墙、一个环设于该内挡墙周围的负压腔室、一个连通该负压腔室的第一回油孔及一个环设于该负压腔室周围的外挡墙,各该内挡墙与各该外挡墙分别和该轨道的一该第一负荷面之间具有一个间隙,各该负荷部还具有一条负压流道,各该负压流道连通一该负荷部的这些第一回油孔。
由上述可知,当溢出这些油腔的润滑油流经这些内挡墙与该轨道的一该第一负荷面之间的这些间隙时会因流阻关系而消耗成无压力流体,接着在流出这些间隙时会被这些负压腔室所产生的负压效果引导至这些第一回油孔内,然后通过这些负压流道回到一个供油系统内而形成完整的液压回路。换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液静压线性滑轨利用负压作用实现稳定的回油效果,并不需要加装阻挡润滑油的相关配件,所以就不会有磨耗的疑虑,进而降低养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0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剂车间乙炔发生器增加安全联锁
- 下一篇:方盘结构的集成环管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