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循环稀油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0884.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40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宇;王东;沈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中冶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13/00;F16N3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蒯建伟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润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循环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动机和油泵,油泵通过联轴器连接电动机,壳体上设有管路Ⅰ和管路Ⅱ,管路Ⅰ、管路Ⅱ的一端分别与壳体连接,管路Ⅰ的另一端与油箱的回油口相连,管路Ⅱ的另一端与被润滑的装置的出油口相连,管路Ⅰ上设有调节油液大小的阀门,管路Ⅰ与油箱的回油口相连的一端设有过滤器。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稀油润滑装置与需润滑设备之间不需要太大的落差,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实用性高,方便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稀油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冶金等工业中需要使用许多大型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设备润滑,目前设备润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稀油润滑,另一种是油脂润滑。
稀油润滑主要指将稀油直接喷洒或淹没过相互运动或产热大的物体表面,对两个表面进行冷却或者隔开,以防止两物体在摩擦过程中产生大量热使物体内部分子变形,造成过早磨损、脱落、变形,主要针对减速机、齿轮箱等设备。
油脂润滑也称干油润滑,主要应用于在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机械上发生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虽然摩擦副具有光滑的表面,但是实际上,无论加工精度多高,机件表面都不可能“绝对”平滑,将干油涂在两个表面间的时候,在高速运转或移动过程中,两表面间就会产生油膜,对两表面进行保护,克服凹陷与突起的碰撞,降低设备的磨损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目前,稀油润滑装置一般采用自重回油方式循环工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安装实施比较麻烦,往往需要通过挖掘地坑或者将主机抬高的方式来增加主机与稀油润滑装置之间的落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自循环稀油润滑装置,可以减清稀油润滑装置对高度的高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循环稀油润滑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动机和油泵,所述油泵通过联轴器连接电动机,所述壳体上设有管路Ⅰ和管路Ⅱ,所述管路Ⅰ、管路Ⅱ的一端分别与壳体连接,所述管路Ⅰ的另一端与油箱的回油口相连,所述管路Ⅱ的另一端与被润滑的装置的出油口相连,所述管路Ⅰ上设有调节油液大小的阀门,所述管路Ⅰ与油箱的回油口相连的一端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油箱的回油口和被润滑的装置的出油口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通过支架与油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设为节流阀、截止阀、球阀或流量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设为齿轮泵、螺杆泵或叶片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稀油润滑装置与需润滑设备之间不需要太大的落差,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实用性高,方便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电动机,3、油泵,4、联轴器,5、回油口,6、出油口,7、管路Ⅰ,8、管路Ⅱ,9、油箱,10、阀门,11、过滤器,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中冶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启东中冶润滑液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0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色金属冶炼炉
- 下一篇:一种防攀爬的通讯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