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筝用拽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0993.4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1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逆风飞体育用品销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27/08 | 分类号: | A63H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张海青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长城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筝 用拽线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筝用拽线器,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一端设置有绕线器,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扶手,绕线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锥形台,两个锥形台的小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锥形台大端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大于锥形台的高度,另一个锥形台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在放风筝过程中风筝收放线时防止风筝线划伤人员、防止夹伤风筝线的拽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筝用拽线器。
背景技术
放风筝是一种大众化休闲健康运动,风筝在放飞和回收时需要先将风筝线进行下压,才能实现风筝的放飞和回收,对于一些没有自动放线器的风筝来说,当风力较大时,风筝对风筝线的拉力也较大,直接用手拉扯风筝线,极有可能划伤皮肤,如果带上手套,风筝线又有可能从手套中滑脱,有时候需要两只手同时拉扯风筝才能保证风筝的稳定,无论哪种方式都不方便。
专利文件CN 210631671 U公开了一种风筝夹线器,其通过人受握住夹线器本体,再通过滚轮和滑槽将风筝线夹住,利用风筝线与滚轮2、滑槽A111之间的摩擦力及滚轮2与滑槽A111两者之间的夹紧力实现对风筝线的下压和对风筝线的拉拽,这种结构的装置,在使用时风筝线很容易从滚轮和滑槽内脱落、打滑导致风筝线将人手割伤,而且滚轮与滑槽之间通过相互夹紧实现对风筝线的夹紧,因风筝在放飞过程中风筝线受力很大,这种夹紧线的方式很容易将风筝线夹伤,从而影响风筝线的后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筝用压线器,以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在放风筝过程中风筝收放线时防止风筝线划伤人员、防止夹伤风筝线的拽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风筝用拽线器,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设置有绕线器,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扶手,所述绕线器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锥形台,两个所述锥形台的小端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锥形台大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锥形台的高度,另一个所述锥形台与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扶手轴向贯穿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两端开设有螺纹,所述固定螺钉其中一端穿过连接板且通过螺母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边缘设有凸R角,所述凸R角大小为R2。
优选的,两个锥形台对接处设有过渡凹R角,所述过渡凹R角大小为R2。
优选的,锥形台远离连接板的边缘设置为倒圆角,所述倒圆角大小为R2。
优选的,所述锥形台、连接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风筝线被压下后,将风筝线套入凹槽内,推动扶手,使连接板沿锥形台的轴心旋转一周以上,此时风筝线缠绕至锥形台上,缠绕完成后,风筝线以线压线的状态缠绕在两个锥形台之间,此时拉动扶手便可以拽动风筝线,方便风筝线的回收,风筝线以线压线的状态锁止,此时拽动风筝线减少了风筝线的损伤,且人手与风筝线为非接触状态,从而进一步减小风筝线对人员的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压线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逆风飞体育用品销售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逆风飞体育用品销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09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称重模块
- 下一篇:一种半轴专用的探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