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2049.2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0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轲 |
主分类号: | B64C9/06 | 分类号: | B64C9/06;B64C29/00;B64C27/10;B64C2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垂直 起降 固定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它至少包括:控制部件、机身、机翼,机翼与机身固连在一起,所述的机身顶端固定连接有机头整流罩,在机头整流罩下端的机身四个侧面分别铰接有第一操纵舵面、第二操纵舵面、第三操纵舵面和第四操纵舵面;机身的尾部固连有起落架机构,机身下方设置有共轴双桨动力源。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这种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通过分别操作不同操纵舵面展开角度,来控制飞机航向。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飞机机动性强、成本低、工艺性好的可实现垂直起降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特别的固定是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农业、航测、军事等领域。固定翼飞机垂直起降的技术可以减少固定翼飞机对机场大小的依赖,极大的增强了固定翼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成为了固定翼无人机发展突破点技术,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利申请号:201810808993.3提出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的技术,如图1所示,采用了整体式控制叶片12来产生推力并通过叶片偏转来产生飞机操控所需力矩。不难看出,单桨动力在工作时会对飞机产生反扭矩作用(反扭矩作用下会使飞机产生滚转力矩,使机身朝与螺旋桨转速的反方向旋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平衡反扭矩使成飞机整体本增加,并损耗多余动力;整体式控制叶片的既要提供动力,又要产生操控所需力矩,需要较高的技术手段,同时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它稳定性好、飞机机动性强、成本低、工艺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它至少包括:控制部件、机身、机翼,机翼与机身固连在一起,所述的机身顶端固定连接有机头整流罩,在机头整流罩下端的机身四个侧面分别铰接有第一操纵舵面、第二操纵舵面、第三操纵舵面和第四操纵舵面;机身的尾部固连有起落架机构,机身下方设置有共轴双桨动力源。
所述的第一操纵舵面、第二操纵舵面、第三操纵舵面、第四操纵舵面沿机身的四个侧面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一操纵舵面、第二操纵舵面、第三操纵舵面和第四操纵舵面大小相等,且在机身轴向的位置高度相同。
所述的机身的尾部上还设置有气动稳定面,所述的气动稳定面包括八个气动稳定面,机身尾部的每个侧面分布有两个气动稳定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这种可实现垂直起降的固定翼无人机,它通过共轴双桨动力来平衡单桨动力的反扭矩作用,降低了技术难度,同时也降低了飞机整体成本。设计在机头部位添加四个舵面来产生飞机机动操作所需的力矩,并且舵面距离飞机焦点更远,气动效率比专利申请号201810808993.3所述技术更高,飞机机动性更强。并在机尾部分增加八个气动稳定面,增加了飞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起飞阶段转为平飞阶段操纵舵面调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飞阶段转为降落阶段操纵舵面调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降落阶段受扰动后操纵舵面调整示意图。
图中,1、第一操纵舵面;2、第二操纵舵面;3、第三操纵舵面;4、第四操纵舵面;5、机头整流罩;6、机身;7、机翼;8、起落架机构;9、共轴双桨动力源;10、副翼;11、气动稳定面;A、代表速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轲,未经杨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20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零件生产用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微创牙挺的消毒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