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2167.3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6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贺俊结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俊结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王海文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北碚***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阶段 对虾 养殖 专用 | ||
1.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车间、总养殖池、集流槽和收集槽;所述循环水车间的回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总养殖池包括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池底面在竖直方向有高度差;所述一级池和所述二级池之间连有第一连通管;所述二级池和所述三级池之间连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水管连通所述集流槽;所述第二水管分别连通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分别通过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第三回水管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池底面分别设有回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回水孔处分别设有可开关的防逃滤网;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回水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第三回水管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第三回水管的出水口分别设置连通有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管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阀门,用于分别连通所述集流槽或收集槽;
所述第二三通管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阀门,用于分别连通所述集流槽或收集槽;
所述第三三通管连通所述集流槽和收集槽的出水口分别设置有阀门,用于分别连通所述集流槽或收集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槽和所述收集槽的槽底部分别设有回水孔,所述集流槽的回水孔连通所述第一水管;所述收集槽的回水孔连通所述集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和第三三通管集流槽端的阀门打开,同时收集槽端的阀门关闭时,所述集流槽,用于汇集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内的水,并通过所述第一水管将集流槽内的水导入所述循环水车间补充和过滤;所述循环水车间通过第二水管将补充和过滤后的水分别导入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内的水经过所述循环水车间补充和过滤保持所述水的理化指标在预设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三通管集流槽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一三通管收集槽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通过所述第一回水管连通所述一级池,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一级池的对虾;
当所述第二三通管集流槽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二三通管收集槽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通过所述第二回水管连通所述二级池,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二级池的对虾;
当所述第三三通管集流槽端的阀门关闭,所述第三三通管收集槽的阀门打开时,所述收集槽通过所述第三回水管连通所述三级池,所述收集槽,用于收集所述三级池的对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池的容积小于所述二级池的容积;所述二级池的容积小于所述三级池的容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池、二级池和三级池的池口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一级池的深度小于所述二级池的深度;所述二级池的深度小于所述三级池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的管进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出水口在竖直高度;所述第二连通的管进水口的竖直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出水口在竖直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阶段对虾养殖专用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设置有阀门;当所述第一连通管的阀门开打时,所述一级池和二级池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导通;当所述第二连通管的阀门打开时,所述二级池和三级池通过所述第二连通管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俊结,未经贺俊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21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