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组超低排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7692.4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9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祝宜江;徐波;陈永彬;张洪兵;赵志忠;伍林洋;吴炳坤;申应忠;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龙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554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组 排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组超低排放系统,包括吸收系统、循环传输系统、脱硫除尘系统,以及控制系统。吸收系统包括第一吸收模块、第二吸收模块,以及第三吸收模块,循环传输系统包括第一循环传输模块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可在同类型高硫劣质煤的电厂推广运用,有效提高减排能力,实现高硫劣质煤超低排放。本系统实施可大幅度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将有助于改善当地大气环境,具有良好的宏观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机组超低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不断加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治理力度,切实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行业是实现燃煤的高效、清洁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但从长期看,随着电煤消耗比重的逐步提高,随着其他行业燃煤污染的有效治理,燃煤电厂仍将是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大户。2016年4月,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贵州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贵州省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黔能源电力[2016]78号),要求拥有非W型火焰炉和非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电厂在2016年至少安排一台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针对高硫煤地区的电厂,研究高效除尘脱硫吸收塔对大型燃煤机组达到超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电力的健康发展和电力保障具有战略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机组超低排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烟气排放不达标,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组超低排放系统,其包括,吸收系统,包括第一吸收模块、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连接的第二吸收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和所述第二吸收模块连接的第三吸收模块;循环传输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与所述第二吸收模块之间的第一循环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连接的第二循环传输模块,以及与所述第二吸收模块连接的第三循环传输模块;脱硫除尘系统,包括分别与第一吸收模块和第二吸收模块连接的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以及,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吸收系统连接的控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和所述第二吸收模块连接的圆形烟道和联络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上的进烟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吸收模块上的出烟口,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和所述第二吸收模块连接的第一石灰石池和第二石灰石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循环传输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连接的第一循环泵和第一排浆泵;所述第二循环传输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二吸收模块连接的第二循环泵和第二排浆泵。所述第三循环传输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石灰石池和所述第三吸收模块连接的回流管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排浆泵和所述第三吸收模块连接的排出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联络管道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收模块连接的氧化风机,以及与所述第二吸收模块连接的氧化空气喷枪,所述氧化风机与所述氧化空气喷枪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喷淋层和所述第二喷淋层均设置为两组,每两组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聚气环与第二聚气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所述第一喷淋层和所述第二喷淋层还包括分别与其连接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机组超低排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吸收模块还包括与其连接的湿式电除尘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龙分公司,未经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龙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7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料阻燃性检测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搁架固定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