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18636.2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4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巾琳;贝宇;黄晓立;鲍海波;吴宁;李文栋;韩昕彤;黄山蓬;张镱馨;彭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4 | 代理人: | 李增朝;徐爱萍 |
地址: | 53002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并网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储能变流模块、信号调整模块和并网保护控制模块;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分布式储能器件连接,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交流电网连接,且在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负载;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并网保护控制模块可快速可靠地切断分布式储能器件引起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成本逐步降低以及需求侧的演化发展,分布式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分布式储能装置正式投入到交流电网使用时,除了可实现分布式储能器件可由孤岛运行模式自主调节切换到并网运行模式的功能外,还需要考虑到在分布式储能器件出现短路等故障情况下对交流电网的快速保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并网保护控制模块可快速可靠地切断分布式储能器件所引起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并网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储能变流模块、信号调整模块和并网保护控制模块;
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分布式储能器件相连接,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交流电网相连接,且在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负载;
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控制端相连接。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并网保护控制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电流互感器、过流保护器、防跳继电器和断路器;
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过流保护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过流保护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防跳继电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防跳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断路器相连接,且所述断路器连接在所述储能变流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交流电网的输出端之间。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能变流模块包括逆变单元和滤波单元;
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分布式储能器件相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断路器相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信号调整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逆变单元为三相全桥式逆变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滤波单元为LC滤波器。
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信号调整模块包括功率采集电路、下垂控制器和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电路;
所述功率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网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功率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功率采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下垂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下垂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18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室防坠床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体质辨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