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0360.1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07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凤;许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明凤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00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医学 护理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包括收集罐、活塞筒和滑动板,收集罐的顶部设有通液管,且通液管的顶端设有量筒,通液管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活塞筒设置在量筒的顶部,且活塞筒中滑动配合有活塞头,活塞头上设有活塞杆,滑动板与通液管和固定块中开设的通槽中滑动配合,且滑动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与通液管的内径相匹配,活塞筒的一侧设有软管,且软管的末端设有引流针,固定块上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中螺纹连接有螺钉,滑动板上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钉配合。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进行引流工作,且能够准确控制抽取的液体量,提高了护理治疗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神经外科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如脑瘤、重度颅内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等的治疗,都需要用到神经外科引流装置。在给患者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由于颅内血管丰富,需要多层面分离,会出现渗血较多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手术后对渗出的血液等废液进行引流。现有的引流装置在引流过程中无法观测到抽取液体的量,从而无法准确的控制引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包括收集罐、活塞筒和滑动板,所述收集罐的顶部设有通液管,且通液管的顶端设有量筒,所述通液管的一侧设有固定块,所述活塞筒设置在量筒的顶部,且活塞筒中滑动配合有活塞头,所述活塞头上设有活塞杆,所述滑动板与通液管和固定块中开设的通槽中滑动配合,且滑动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通液管的内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活塞筒的一侧设有软管,且软管的末端设有引流针。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中螺纹连接有螺钉。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上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螺钉配合。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量筒由透明材料制成,且量筒的外侧设有刻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地进行引流工作,且能够准确控制抽取的液体量,提高了护理治疗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收集罐、2量筒、3活塞筒、4活塞杆、5活塞头、6通液管、7滑动板、71通孔、72螺纹孔、8螺钉、9固定块、10限位块、11软管、12引流针、13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医学科的护理引流装置,包括收集罐1、活塞筒3和滑动板7,收集罐1的顶部设有通液管6,且通液管6的顶端设有量筒2,通液管6的一侧设有固定块9,活塞筒3设置在量筒2的顶部,且活塞筒3中滑动配合有活塞头5,活塞头5上设有活塞杆4,滑动板7与通液管6和固定块9中开设的通槽中滑动配合,且滑动板7上设有通孔71,通孔71与通液管6的内径相匹配,活塞筒3的一侧设有软管11,且软管11的末端设有引流针12,量筒2由透明材料制成,且量筒2的外侧设有刻度13,将引流针12插入需要引流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明凤,未经唐明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0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检修的自动拆装模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新型布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