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废水处理除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0507.7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4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俭;李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俭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北京路与蒙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除泥装置,包括底座、沉淀池、絮凝器、刮泥机构、排泥机构,沉淀池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絮凝器位于沉淀池顶部一侧,刮泥机构位于沉淀池顶部,排泥机构连接在沉淀池底部,底座承载沉淀池、絮凝器和刮泥机构;底座上设有顶槽、底槽、连接槽、排泥槽。本实用新型设有絮凝器方便絮凝材料的投放;同时设有刮泥机构对沉淀池内的泥浆实时处理防止堆积,节省人工的同时提升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废水处理除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得以充分利用水资源。
现有的沉淀池内的泥浆清理大多通过人工进行清理,市面上的一些通过刮板进行清理的设备,在清理时,汇聚在沉淀池底部的泥浆容易造成排泥管堵塞,因此还需人工辅助清理,不仅效率低,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工业废水处理除泥装置,本实用新型设有絮凝器方便絮凝溶剂的投放;同时设有刮泥机构对沉淀池内的泥浆实时处理防止堆积,节省人工的同时提升了废水处理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除泥装置,包括底座、沉淀池、絮凝器、刮泥机构、排泥机构,所述沉淀池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所述絮凝器位于沉淀池顶部一侧,所述刮泥机构位于沉淀池顶部,所述排泥机构连接在沉淀池底部,底座承载沉淀池、絮凝器和刮泥机构。
所述底座上设有顶槽、底槽、连接槽、排泥槽,所述顶槽为锥形槽且位于底座顶部;所述底槽位于底座底部;所述连接槽位于顶槽尖部且与底槽连接;所述排泥槽位于底座一侧底部且与底槽连接。
所述沉淀池包括池壁外层、池壁内层、进水管、过滤板、排水管,所述池壁内层位于底座上且底部对应底座顶槽;所述池壁外层位于底座顶部池壁内层外侧;所述进水管一端位于沉淀池一侧且另一端穿过池壁外层与池壁内层;所述过滤板设有一对,所述过滤板分别固定于进水管靠近池壁内层一端内部和排水管靠近池壁内层一端内部;所述排水管位于沉淀池另一侧。
所述絮凝器包括絮凝箱和絮凝管,所述絮凝箱位于进水管顶部的沉淀池顶部一侧,所述絮凝管一端连接絮凝箱,另一端位于沉淀池内进水管出口端。
所述排泥机构包括电机Ⅱ、清泥轴、刮泥叶、排泥管、阀门、阀门开关,所述排泥管一端穿过排泥槽,另一端弯折后穿过连接槽连接沉淀池;所述阀门固定连接在排泥管穿过底座端,所述阀门开关位于阀门上;所述电机Ⅱ位于排泥管弯折处一侧且与排泥管同轴,所述清泥轴端与电机Ⅱ连接,另一端穿过防水管和排泥管一侧延伸至排泥管内部;所述刮泥叶固定在排泥管内部的清泥轴上。
所述刮泥机构包括保护罩、电机Ⅰ、减速箱、刮泥轴、刮泥板、螺旋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沉淀池顶部且两端分别连接沉淀池两侧,所述保护罩位于支撑板顶部中间,所述减速箱位于支撑板上保护罩内部,所述电机Ⅰ位于减速箱顶部;所述刮泥轴位于支撑板底部且一端穿过支撑板与减速箱连接,刮泥轴另一端插入沉淀池底部排泥管一端,所述螺旋叶位于排泥管内部的刮泥轴上,所述刮泥板设有若干,所述刮泥板一端分别连接在刮泥轴上,所述刮泥板另一端延伸至池壁内层。
优选的,排泥管弯折处设有防水管,防水管固定在排泥管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絮凝器来简化工作步骤,使得过滤时不需要通过人工或某种机器专门投入絮凝溶剂对废水进行絮凝沉淀,提升了废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俭,未经张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0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栓生产用排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键盘帽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