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向拉伸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2808.3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1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何永华;李先军;邓曼;张广平;罗紫薇;高小利;王鑫;林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中航艾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叶琦炜 |
地址: | 5190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准件力学性能测试,公开了一种压向拉伸测试装置,能够提高组装和测试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第一定位孔及第一导向孔的第一拉伸片、设有第二定位孔及第二导向孔的第二拉伸片、设有第一导向柱的第一底座以及设有第二导向柱的第二底座。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分别抵接对应的第一拉伸片和第二拉伸片,在向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施力时,可以迫使第一拉伸片和第二拉伸片相互远离,从而可以对置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的螺栓进行拉伸测试,利用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不仅便于安装,同时还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提高螺栓测试的可靠性,结构简单,提高了装置组装效率和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准件力学性能测试,特别是一种压向拉伸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对紧固件的性能要求严格,对于螺栓来说,拉伸性能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检验螺栓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方法。
但现有螺栓拉伸测试装置的结构复杂,在测试过程中,组装难度高,费时费力,造成测试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向拉伸测试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提高组装和测试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压向拉伸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拉伸片、第二拉伸片、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所述第一拉伸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拉伸片设于所述第一拉伸片的下方,所述第二拉伸片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孔正对;所述第一底座设于所述第一拉伸片的上方,所述第一底座的下侧面设有至少一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向孔后与所述第二拉伸片相抵接;所述第二底座设于所述第二拉伸片的下方,所述第二底座的上侧面设有至少一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导向孔后与所述第一拉伸片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向拉伸测试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利用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分别抵接对应的第一拉伸片和第二拉伸片,在向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施力时,可以迫使第一拉伸片和第二拉伸片相互远离,从而可以对置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内的螺栓进行拉伸,以对螺栓进行拉伸性能试验测试,利用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不仅便于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的安装,同时还可以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提高螺栓测试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可以实现螺栓的拉伸性能测试,同时还提高了装置组装效率和测试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拉伸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柱正对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端部设有可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孔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拉伸片的下侧面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拉伸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柱正对的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二导向柱的端部设有可穿过所述第四定位孔的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拉伸片的下侧面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导向柱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导向柱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二导向柱设有一个且位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二导向柱设有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侧,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的水平连接线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柱的水平连接线呈交叉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柱设有三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下侧面,所述第二导向柱设有一个且位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中航艾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中航艾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28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碳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线路板放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