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实现旋转的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4365.1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71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邹钦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易铸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旋转 打印 砂型 模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实现旋转的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包括底座、卡块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模具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的工作,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齿块啮合,使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转轴同时旋转,从而使旋转块带动模具本体进行匀速旋转,便于减少模具本体内物料的气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砂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实现旋转的3D 打印砂型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件生产时,砂型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铸造工艺,但铸件的结构形状越复杂,铸模造型也就越麻烦,快速成型技术使得成形过程的难度与待成形物理实体形状的复杂程度无关,因此,今天砂型铸模的许多造型任务都要用3D 打印机来完成,这一宝贵技术特征使它能最好地适应当代制造业市场的竞争环境而飞速地发展起来,但现有的3D打印砂型模具不能进行旋转,且没有散热的结构,从而减短了3D打印砂型模具的使用寿命。
随着能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的不断安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1.现有的一些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打印砂型模具不能实现自动旋转,从而减少填充物料中的气泡。
2.且能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对打印砂型模具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用不便利。
3.并且能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对打印砂型模具散热的结构,从而减短打印砂型模具的使用寿命。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能实现旋转的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旋转的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一种能实现旋转的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不具有自动旋转、夹持固定和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实现旋转的3D 打印砂型模具装置,包括底座、卡块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底座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模具本体。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第二齿轮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一侧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的齿块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旋转块底端的两侧通过限位杆与限位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模具本体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顶端均固定焊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均固定焊接有焊接杆,且焊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旋转块内部的下方固定贯穿有固定管,且固定管两侧的一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驱动轴转动连接有圆盘,且圆盘的一端外壁均固定焊接有圆柱件,所述圆柱件的外壁均活动铰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一端固定管的内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出风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实现旋转的3D打印砂型模具装置结构合理,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自动旋转、夹持固定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易铸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易铸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43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