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进出料的膜片加工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4374.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0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唐凤林;宋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卓英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08 | 分类号: | F26B13/08;F26B23/04;F26B25/02;F26B25/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颜海良 |
地址: | 2151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进出 膜片 加工 烘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进出料的膜片加工烘箱,包括烘箱主体、第一内腔、第三内腔和驱动电机,所述烘箱主体从左至右分为三部分: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所述烘箱主体前端开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内腔内部安装有上层传送辊和下层传送辊,所述第一内腔顶部以及底部安装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内腔顶部安装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末端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三内腔底部开设有散热扇,所述第三内腔右侧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后端的转轴连接有转动杆。该便于进出料的膜片加工烘箱,设置有第一内腔、上层传送辊和下层传送辊,通过上层传送辊和下层传送辊将膜片在第一内腔中充分展开,然后通过电加热装置对膜片进行烘干,有利于提升烘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片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进出料的膜片加工烘箱。
背景技术
注塑生产工艺中,由于采用是在高温中进行,如果膜片中含有水分,水分在高温下蒸发产生水蒸汽,水蒸汽使产品表面产生气泡,产品表面会出现针眼状缺陷,因此,需要用到烘箱对膜片进行干燥处理。
但是在现有的膜片烘箱中,多是采用箱式的烘箱,需要分批的将膜片放入其中,再启动装置进行烘干操作,这种烘干的方式固然可行但是进料出料的耗时较多,而且不能在生产线上配合使用,不能满足高效的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进出料的膜片加工烘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烘箱进料出料的耗时较多,而且不能在生产线上配合使用,不能满足高效的生产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进出料的膜片加工烘箱,包括烘箱主体、第一内腔、第三内腔和驱动电机,所述烘箱主体从左至右分为三部分: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所述烘箱主体前端开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第一内腔内部安装有上层传送辊和下层传送辊,所述第一内腔顶部以及底部安装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第三内腔顶部安装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末端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三内腔底部开设有散热扇,所述第三内腔右侧安装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后端的转轴连接有转动杆。
优选的,所述烘箱主体底部安装有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腔内壁上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由低导热夹层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进风管与外部风机的出风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内腔内安装有上层传送辊和下层传送辊,所述烘箱主体背部贯穿的转动杆与上层传送辊连接,且转动杆表面安装有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与最左侧转动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电加热装置、散热扇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进出料的膜片加工烘箱,
(1)设置有第一内腔、上层传送辊和下层传送辊,通过上层传送辊和下层传送辊将膜片在第一内腔中充分展开,然后通过电加热装置对膜片进行烘干,有利于提升烘干效果;
(2)设置有第二内腔,安装在第一内腔与第三内腔之间,第一内腔是对膜片进行烘干的,而第三内腔是对膜片进行降温的,所以设置第二内腔将这两部分隔开,以免互相干扰,减少对烘干效果的干扰;
(3)设置有转动杆、驱动电机和传动带,驱动电机与最左侧的转动杆连接,通过传动带动所有的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上层传送辊和收卷辊转动,便于膜片在烘箱主体内部的传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卓英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卓英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43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检测安全围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灶排油烟换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