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微波消融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9503.5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丽;吴轶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友合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43 | 代理人: | 王松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微波 消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微波消融针,属于微波消融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微波消融针,包括针型电极、绝缘管套、外管、冷却管、同轴电缆;所述针型电极包括尖刺头、以及与尖刺头依次连接的第一凹槽环、第一弧形卡环、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端面与侧面分别设置有连接头第一孔和连接头第二孔,所述连接头第一孔通过弧形轨道与所述连接头第二孔相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针型电极的连接头上连接头第一孔、弧形轨道、连接头第二孔的设置,与同轴电缆末端的内导体分段连接,实现针型电机与同轴电缆的稳固连接,并且连接固定的工序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消融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波消融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已成为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微波消融是通过在局部产生微波,微波使组织中的离子、极性水分子旋转振动、相互摩擦而产生热效应,使治疗区域快速达到很高的温度,组织凝固,使得肿瘤组织脱水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由于目前的微波消融针多为一次性微波消融针,消融针的针头部分存在针头、绝缘件、同轴电缆等的连接,目前的针头部位连接存在着连接不稳定的情形,并部件之间连接工序成本比较高。
因此目前需要一种一次性微波消融针,能够实现针头部位紧密连接,同时工序相对简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微波消融针,旨在实现针头部位紧密连接,同时工序相对简单,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微波消融针,包括针型电极、绝缘管套、外管、冷却管、同轴电缆;所述针型电极与绝缘管套、外管依次连接,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所述同轴电缆设置于所述冷却管内;所述同轴电缆的端部与所述针型电极连接。
所述针型电极包括尖刺头、以及与尖刺头依次连接的第一凹槽环、第一弧形卡环、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端面与侧面分别设置有连接头第一孔和连接头第二孔,所述连接头第一孔通过弧形轨道与所述连接头第二孔相通连接。
所述绝缘管套一端内侧设置有第二弧形卡环,所述第二弧形卡环与所述第一凹槽环匹配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卡环与所述第一弧形卡环相抵连接。
所述绝缘管套另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
所述绝缘管套为陶瓷材料或高分子材料材质的绝缘管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冷却水挡板,所述冷却水挡板与所述绝缘管套内侧的第二凹槽环匹配连接。
所述同轴电缆靠近针型电极一端的端部设置有同轴电缆裸露的内导体分段,所述内导体分段与所述连接头连接。
所述内导体分段经连接头第一孔贯穿于弧形轨道,所述内导体分段的端部设置于连接头第二孔处。在同轴电缆与针型电极的连接头装配过程中,内导体分段通过连接头第一孔进入后,贯穿弧形轨道后在连接头第二孔处穿出后进行固定,连接固定动作简单,并且连接固定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针型电极的连接头上连接头第一孔、弧形轨道、连接头第二孔的设置,与同轴电缆末端的内导体分段连接,实现针型电机与同轴电缆的稳固连接,并且连接固定的工序简单;针型电极与绝缘套管之间通过第一弧形卡环与第二弧形卡环结构连接设置,增加了针型电极与绝缘套管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冷却水挡板的设置减少了冷却管中冷却水对针型电极的冲击,增加了针型电极连接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友合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友合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9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管廊移动模架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海参富氧养殖的溶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