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像素点式的无创血糖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29933.7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A61B5/14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像素 血糖 传感器 穿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像素点式的无创血糖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其包括衬底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上的多个电极层组以及可拆卸地覆盖于衬底层上并包裹多个所述电极层组的凝胶层,每个所述电极层组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工作电极层和对电极层,多个所述电极层组以预定排列形式集成排布。每个微型像素点式的电极层组对应单个或多个固定数量的皮肤毛孔,使生理样本定量控制在每一个像素点式的电极层组内,从而达到对生理样本的定量控制的目的,减少干扰,增加检测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像素点式的无创血糖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组织液、汗液、唾液和泪液等生理样本是无创血糖传感器检测人体血糖含量的潜在样本,然而由于这些样本中葡萄糖含量偏低等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尤其是对于现有针对组织液的无创血糖检测技术,需要采用离子反渗透方法,并通过对皮肤施加较大电压在皮肤下形成离子流来提取足量的皮下组织液,这对于肌肤敏感的人群会引起穿戴不适,不适用于广大人群;此外,因该技术需要与皮肤直接接触,其测量结果易受环境因素的干扰,例如温度、皮肤污染物等,并且每次测试的样本量难以精确控制。上述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测试结果的精确度以及该无创血糖检测设备的可穿戴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像素点式的无创血糖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检测精确度不高和容易引起穿戴不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像素点式的无创血糖传感器包括衬底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上的多个电极层组以及可拆卸地覆盖于衬底层上并包裹多个所述电极层组的凝胶层,每个所述电极层组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工作电极层和对电极层,多个所述电极层组以预定排列形式集成排布。
可选地,所述预定排列形式为N×M行列式排列,其中N和M均为自然数,N≥2且M≥2;多个所述电极层组的引出端间隔并排布置。
可选地,所述工作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为氧化铜电极、碳纳米管电极、氧化锡电极、纳米结构金电极或纳米结构铂电极。
可选地,所述无创血糖传感器还包括叠置于所述工作电极层上的电子媒介层和叠置于所述电子媒介层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层,所述电子媒介层和所述葡萄糖氧化酶层均由凝胶层包裹;
所述工作电极层和所述对电极层为导电碳电极、石墨电极、金属银电极、金属铜电极、金电极或铂电极。
可选地,所述电子媒介层的材料为亚铁氰化铁、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四硫富瓦烯或富勒烯。
可选地,所述电极层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上的参比电极层,所述参比电极层为导电碳电极、石墨电极、银/氯化银电极、金属铜电极、金电极或铂电极。
可选地,所述凝胶层为交联葡聚糖凝胶层、琼脂凝胶层、聚丙烯酰胺凝胶层或聚苯乙烯凝胶层。
可选地,所述衬底层为柔性衬底层;
或者,所述衬底层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可选地,所述衬底层包括叠置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和聚酰亚胺层,所述电极层组设置于所述聚酰亚胺层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其包括信号处理显示模块以及如上所述的集成像素点式的无创血糖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上;所述信号处理显示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电流信号采集模块、电流电压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数字显示模块,所述电流信号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极层组的各个引出端电连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299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