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急指挥调度用指挥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0792.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4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云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08 | 分类号: | A47B3/08;A47B1/10;A47B21/013;A47B21/03;A47B21/04;A47B13/02;A47B13/08;A47B1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圆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17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指挥 调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急指挥调度用指挥台,包括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所述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上侧安装有第一立板,第一立板上侧铰接安装有第二立板,且两个第二立板上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指挥台和第二指挥台,第一指挥台一侧安装有第一内撑板,且第一内撑板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二指挥台内,所述第一指挥台一端上侧通过安装套安装有立柱,立柱上侧通过连接套和支撑杆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一侧安装有显示屏卡座,显示屏卡座内侧开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指挥台一侧安装有第一内撑板,且第一内撑板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二指挥台内,便于调节指挥台的使用长度,满足不同长度的指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调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应急指挥调度用指挥台。
背景技术
应急指挥智能调度系统是指挥调度中心根据报警信息,向调度分机发出处警信息和指令的整体过程。指挥调度是一个决策过程,是指挥中心的核心工作。指挥调度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调度分机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现有应急指挥智能调度系统综合运用先进的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来完成应急调度的工作,使调度中心做出反应灵敏的统一指挥,成为应急反应机制和调度快速反应机制的核心枢纽。现有的应急指挥智能调度系统会使用电话机、显示机、键盘以及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
现有的应急指挥调度用指挥台,结构通过为固定状态,从而不便于进行折叠携带使用,降低了使用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指挥调度用指挥台,以解决现有的应急指挥调度用指挥台,结构通过为固定状态,从而不便于进行折叠携带使用,降低了使用的灵活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指挥调度用指挥台,包括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上侧安装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上侧铰接安装有第二立板,且两个第二立板上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指挥台和第二指挥台,所述第一指挥台一侧安装有第一内撑板,且第一内撑板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二指挥台内,所述第一指挥台一端上侧通过安装套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上侧通过连接套和支撑杆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一侧安装有显示屏卡座,显示屏卡座内侧开设有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下侧安装有下垫板,所述第一下支座一侧安装有第二内撑板,且第二内撑板一端插设在第二下支座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一端分别与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第一指挥台和第二指挥台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一侧通过销轴铰接安装有稳固板,所述第二立板一侧安装有定位卡座,且定位卡座上安装有锁紧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内部开设有通孔,且连接套滑动套设在立柱外侧,所述连接套一侧安装有旋转座,且支撑杆一端与旋转座转动连接,连接套和旋转座一侧均安装有紧固旋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指挥台一端上侧安装有水杯卡座,且水杯卡座内部开设有定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指挥台一侧安装有第一内撑板,且第一内撑板一端滑动插设在第二指挥台内,便于调节指挥台的使用长度,满足不同长度的指挥使用。
2、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通过合页铰接,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一端分别与第一下支座和第二下支座、第一指挥台和第二指挥台铰接,能够对立板进行折叠处理,便于进行携带,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而且通过立柱上侧通过连接套和支撑杆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一侧安装有显示屏卡座,显示屏卡座内侧开设有卡槽,便于对显示屏进行定位处理,而且能够调节显示屏使用的高度和角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云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捷云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0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上浆干燥装置
- 下一篇:标签生产用复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