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田害虫诱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7014.4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2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妍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M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陈良 |
地址: | 11016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害虫 诱捕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害虫诱捕器,包括捕虫筒,所述捕虫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封盖和底座;所述捕虫筒的外壁安装有贯通的通风管,且所述捕虫筒的内壁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下方设置有镂空的通风网;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内部底端的送风台、雾化器和药液瓶,所述送风台的出风端安装有所述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进液端连接有药液瓶本申请的害虫诱捕器结构新颖,通过诱捕液配合诱光灯组合的方式进行害虫诱捕,白天和夜间均可进行害虫诱捕,且雾化装置的设置提升诱捕液挥发效果,提升了诱捕液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田害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虫害: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稻瘟病、麦蚜、麦红蜘蛛、蝗虫、麦类赤霉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农田害虫诱捕装置结构简单,多为在瓶内放置诱捕液进行害虫诱捕,在进行使用时,害虫诱捕效果低下,且诱捕液挥发效果低下,无法达到害虫大批量诱捕的效果,存在使用上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农田害虫诱捕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农田害虫诱捕器,具有害虫诱捕效果好和诱捕液损耗低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田害虫诱捕器,包括捕虫筒,所述捕虫筒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封盖和底座;
所述捕虫筒的外壁安装有贯通的通风管,且所述捕虫筒的内壁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下方设置有镂空的通风网;
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内部底端的送风台、雾化器和药液瓶,所述送风台的出风端安装有所述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进液端连接有药液瓶。
优选的,所述药液瓶内放置有诱捕液,且所述底座的外壁安装有透明的刻度窗。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捕虫筒的连接整体为通风结构。
优选的,所述捕虫筒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所述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为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封盖的底部安装有卡盘,所述卡盘与所述捕虫筒的内径相匹配,所述捕虫筒和所述封盖通过所述卡盘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封盖底部安装有贯入所述捕虫筒内部的诱光灯,所述诱光灯上固定有靠近所述通风管开口端的灯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害虫诱捕器结构新颖,通过诱捕液配合诱光灯组合的方式进行害虫诱捕,白天和夜间均可进行害虫诱捕,且雾化装置的设置提升诱捕液挥发效果,提升了诱捕液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妍,未经何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7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全效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现代化农业用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