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听觉的多功能冰雹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38740.8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5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嵇佳丽;吴积锋;朱奎;曹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G01V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1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听觉 多功能 冰雹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听觉的多功能冰雹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和监测终端,壳体内设有冰雹监测单元、音频输入单元、控制器、储存器和电池;壳体外壁设有发电模块和显示模块。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听觉的多功能的冰雹监测装置,从声音的角度即可判断出降雨的过程中是否伴随冰雹降落,实时有效;监测模块监测降雹的历时、密度、冰雹量,同时将数据通过无线实时传输给后台监测终端,综合成本更低,性能稳定性更高并且传输速度更快;监测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测量数据误差小,准确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冰雹监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听觉的多功能冰雹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冰雹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就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长期以来,由于冰雹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以及发生范围小的特点,所以冰雹的特征和冰雹降落时的天气状况一直都是气象研究者们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我国青藏高原、云南高原以及一些山地更是冰雹频发地区,对当地农作物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而我国各个气象部门对冰雹监测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视。
一般情况下对于冰雹的监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人工观测,人工观测通常是通过冰雹落下时砸在冰雹板上的印迹得出冰雹的粒径和密度,但冰雹砸在冰雹板上的印迹往往会重叠在一起,所以辨别冰雹的重复落点次数以及冰雹的粒径对于人工观测人员来说难度很大,而且人工观测的方法不仅耗时耗力,并且得出的冰雹粒径、历时、密度也会存在很大的误差,导致无法准确得出冰雹量。而雨量计虽然对冰雹量能起到监测的作用,但无法对冰雹密度和粒径进行监测。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天气雷达监测冰雹云,利用天气雷达探测冰雹云的方式相比较人工观测的方法准确性更高,虽然从雷达回波图中可以直观地得到冰雹云的反射率因子、回波面积、回波强度和回波顶高,但是能否显示出冰雹具体的历时、密度以及冰雹量等无法确定。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数据准确、稳定高效的基于听觉的多功能冰雹监测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听觉的多功能冰雹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和监测终端,所述壳体内设有冰雹监测单元、音频输入单元、控制器、储存器和电池;所述壳体外壁设有发电模块和显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冰雹监测单元包括方形收集箱和收集箱底部的称重传感器,方形收集箱顶部在壳体顶部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方形收集箱上还设有连通壳外的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音频输入单元包括麦克风,麦克风的输入端在壳体顶部设有开口。
优选地,麦克风输入端的上方设有采样板,采样板侧面设有挡水板、下方设有若干支架。
优选地,所述发电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外接备用电源。
优选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LCD显示屏。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通过提供一种基于听觉的多功能的冰雹监测装置,从声音的角度即可判断出降雨的过程中是否伴随冰雹降落,实时有效;
(2)通过监测模块监测降雹的历时、密度、冰雹量,同时将数据通过无线实时传输给后台监测终端,综合成本更低,性能稳定性更高并且传输速度更快。
(3)监测装置设计结构简单,测量数据误差小,准确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38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