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1101.7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陆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山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郭建军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废气 处理 催化 燃烧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设备,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燃烧箱、催化剂高效混合组件和补氧机构,所述燃烧箱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吸附组件,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一侧连接有管形卡件,所述活性炭夹板的两侧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活性炭夹板的内部嵌入有活性炭板,所述替换转轴的左端连接有替换电机,所述催化剂高效混合组件设置于燃烧箱的内部,所述补氧机构设置于燃烧箱的顶部。该高效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设备,可以快速替换已饱和的活性炭板,且一次可以对多个活性炭板进行更换,有利于缩短替换时间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不受耽误的同时大大增加工作人员更换活性炭板时的时间,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会使用到有机溶剂进行辅助加工生产,但溶剂使用时会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臭氧、氧乙酰硝酸酯等物质,故而需要催化燃烧设备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质进行燃烧,使得有机分期分解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其工作原理是废气通过活性炭吸附后进入燃烧箱,借助催化剂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进行无焰燃烧。
现有的催化燃烧设备的活性炭因吸附饱和需要频繁更换,导致工作人员需要频繁携带新的活性炭往来设备之间,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需快速更换活性炭,避免耽误设备的运作,导致工作压力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催化燃烧设备的活性炭因吸附饱和需要频繁更换,导致工作人员需要频繁携带新的活性炭往来设备之间,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需快速更换活性炭,避免耽误设备的运作,导致工作压力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设备,包括燃烧箱、催化剂高效混合组件和补氧机构,所述燃烧箱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吸附组件,所述进气管吸附组件包括进气管体、弹簧伸缩杆、管形卡件、活性炭夹板、卡槽、活性炭板、替换转轴和替换电机,且进气管体的中部表面固定有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的一侧连接有管形卡件,且管形卡件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夹板,所述活性炭夹板的两侧表面开设有卡槽,且活性炭夹板通过卡槽与管形卡件之间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夹板的内部嵌入有活性炭板,且活性炭夹板的顶部连接有替换转轴,所述替换转轴的左端连接有替换电机,且替换电机的底部与进气管体的表面相固连,所述催化剂高效混合组件设置于燃烧箱的内部,所述补氧机构设置于燃烧箱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管形卡件通过弹簧伸缩杆与进气管体之间构成弹性结构,且管形卡件之间关于活性炭夹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而且管形卡件、活性炭夹板与进气管体三者之间位于同一中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活性炭夹板通过卡槽与管形卡件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且活性炭夹板的内口结构尺寸与活性炭板的外口结构尺寸相吻合,而且活性炭夹板内部呈中空状。
可选的,所述活性炭夹板、活性炭板通过替换转轴与替换电机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替换电机与进气管体之间呈固定连接,而且活性炭夹板之间关于替换转轴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可选的,所述催化剂高效混合组件包括支撑臂、中空转轴、催化剂进料管、转动电机、连接转轴和扁平扇叶,且支撑臂远离进气管体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内部贯穿有中空转轴,所述中空转轴远离燃烧箱竖直中轴线的一端连接有催化剂进料管,且催化剂进料管远离燃烧箱竖直中轴线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中空转轴远离燃烧箱竖直中轴线的一端内部固定有连接转轴,且中空转轴靠近燃烧箱竖直中轴线的一端表面分布有扁平扇叶。
可选的,所述支撑臂与进气管体之间呈固定连接,且进气管体贯穿于燃烧箱内部,而且中空转轴与支撑臂、进气管体之间呈垂直状分布。
可选的,所述扁平扇叶通过中空转轴与连接转轴与转动电机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中空转轴与催化剂进料管之间呈活动连接,而且中空转轴靠近燃烧箱竖直中轴线的一端表面呈通孔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山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山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1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葵花联合收获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可视化煤的坚固性系数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