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预埋人防吊钩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2851.6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24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车熙;张朝伟;翟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洲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4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人防 吊钩 装置 | ||
一种用于制作预埋人防吊钩的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柱,四个支撑柱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及限位组件;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平行设置,且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之间设置有间隙,待折弯的钢筋放置在间隙中;且钢筋的一端与限位组件抵触;第一凸模远离限位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半圆,第二凸模一端设置有第二半圆,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半圆,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安装框,第一、第二安装框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折弯组件;第三安装框下方的底板上安装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第三折弯组件;本装置有效提高了预埋人防吊环的质量,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制作预埋人防吊钩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人防工程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人防门是属于民防防护设备;人防门就是人民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门,人防门分类比较鲜明,有普通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活门槛单、双扇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等多种人防设备。
人防门因重量较大,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在门框上方的混凝土中预埋人防吊钩,用于人防门安装时的起吊,但现有的预埋人防吊钩多是通过人工使用简易的折弯设备制作而成,使得预埋人防吊钩的尺寸精度低,需要多次更换方向才能完成制作,工作效率低,同时人工劳动强度大,制作的零件的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预埋人防吊钩的装置,它可以用于预埋人防吊钩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支撑柱,四个支撑柱上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凸模、第二凸模及限位组件;
所述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凸模与第二凸模之间设置有间隙,待折弯的钢筋放置在所述间隙中;且所述钢筋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组件抵触;
所述第一凸模远离限位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半圆,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半圆下方开设有第一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折弯组件;
所述第二凸模一端设置有第二半圆,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半圆下方开设有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折弯组件;
所述第二凸模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半圆,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三半圆下方开设有第三安装框,所述第三安装框下方的底板上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第三折弯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动件、第一折弯柱;
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框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半圆圆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第一转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转动件另一端上安装有第一折弯柱,所述第一折弯柱位于第一半圆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折弯柱与所述第一半圆的间隙大于待折弯钢筋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动件、第二折弯柱;
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框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二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圆心与所述第二半圆圆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第二转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第二转动件另一端上安装有第二折弯柱,所述第二折弯柱位于第二半圆的外侧,且所述第二折弯柱与所述第二半圆的间隙大于待折弯钢筋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第三折弯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三转动件、第二折弯柱;
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限位组件上,所述第三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圆心与所述第三半圆圆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所述第三转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第三转动件远离另一端上安装有第三折弯柱,所述第三折弯柱位于第三半圆的外侧,且所述第三折弯柱与所述第三半圆的间隙大于待折弯钢筋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洲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洲人防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2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